屋顶上的瓦片,颜色看上去深浅不一,仔细观察,几乎每一张瓦片的边缘位置都有堆积灰尘的小凹痕,那是经过数十年风雨所侵蚀才能留下的痕迹。
檐下,老板娘正指挥着长工们给酒馆门口两根斑驳的柱子重新涂上大红漆,梯子的旁边堆放着几张纸灯笼,红色的底子上画着数条颜色不一的锦鲤。
老板娘朝工人们小声喊道:“一会将门匾也换了!挂上灯笼后大伙儿就歇着,等楼上厢房那位大人走了再把房上的瓦片换下,他心情不好,别吵着他!”
工人们齐应道:“是!”
老板娘满意地点点头,欣赏起此刻焕然一新的门面,大门内还传出酒客们划拳罚酒的吆喝声,如此欣欣向荣的场面,让老板娘心里宛如绽开了一朵花:又是个赚钱的好日子!
忽然瞥见对过那条街的角落旁,一名乞丐妇女正抱着她的孩子在街边乞讨,孩子用破旧的棉布包裹着,只露一张红扑扑的小脸。
他此刻正在安睡,通过眼皮周围的轮廓,就能猜想出他拥有怎样一双明亮而清澈的大眼睛。
老板娘碎了一口,暗骂道:“真晦气!”
南面走来一名身穿青袍的中年男子,如冠玉般俊俏的脸上,留有一圈寸短长的胡须。
老板娘一见,笑脸嘻嘻地迎了上去。
“单大爷,沈大人在“汀雨轩”中等候多时了,您要是再不去,过不了一会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单姓男子左手负后,说道:“多谢相告。”
他声音温柔,配上他温润的相貌,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感觉。
老板娘目送着他进门、上楼,直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这才感叹道:“老娘要是年轻个二十岁,一定要嫁给单信修这样的男人!再瞅瞅家里那个死鬼,嘁!”
单信修上楼之后,走进西面一间厢房。
只见厢房内一名中年男子,已喝的烂醉如泥。
单信修惊呼道:“文远兄!你怎么喝成这幅样子?”
沈文远眯着眼,喜道:“哦!信修兄,你来了!来来来,美酒佳肴仍你享用,我们今日不醉不归!”
单信修在沈文元右边的椅子上坐下,拉住了他还要再斟酒的手。
“文远兄可是为了三皇子与二皇子之间的事烦闷?”
“嗝!”沈文远脸上的笑容登时凝固,“不瞒你说,我不算什么忠臣良将,眼看各个大臣都投奔二皇子门下,我心中实在也有了归降之意。”
沈文远看了看杯中残酒,接着说道:“只是过去在公事上的罪过二殿下,我近日派人送礼,试探二殿下的意思,哪知他一概没有收下。这...这不是还在记恨我么?”
单信修安慰道:“你也不必太焦虑,依我看不如辞去官职,远离这是非之地吧。”
沈文远对单信修的话置若罔闻,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单信修摇了摇头,自己这位好友虽身居高位,没想到也会看上去这样落魄。
接下来二人只聊了些家常,沈文远说起家中仆役如何偷懒,厨子烧饭如何难吃,直讲到过不多日就要为人父时,脸上才挂上温柔的笑意。
而后单信修另有他事,必须离开,临走前想要拜托老板娘好生照看沈文远。
恰巧老板娘到北边屠户家商讨生意去了,单信修就找了店小二吩咐道:“楼上厢房的客人醉了,一会有劳你好看一下他。”
小二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楼上又不止一个厢房,你既不说哪一个厢房的客人,那找不着可不能怪我。”
其实后来沈文远没有再喝酒,只是吃了点菜,便醉醺醺地离开了。刚出酒馆,就瞥见街角那名抱着孩儿跪坐在街边的乞丐妇女。
看到那小孩乖巧的模样,沈文远不觉有些心动。
“若是我的孩儿也生的这般灵巧就好了!且去施舍些银两,好让他母子二人度日。”
当下走到那妇人身边,不料被路过的行人一撞,竟摔了个跟头,他也不马上爬起身,就直直地看着那孩子发笑。随后从怀中掏出二两银子,交与妇人。
妇人没有接过银两,反而将孩子放到了沈文远怀里。
沈文远将孩子接过,伸出一根手指揉搓着他沾了灰的小鼻子,又打了一个嗝。
那孩子本来安静得很,忽然闻道一股刺鼻的酒气,“哇”的一声便哭了出来。
这时妇人恳求道:“妾身家境贫寒,无力抚养这个孩子,还请您行行好,收养他吧。妾身今生今世都会感念您的恩德。”
沈文远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若将这个孩子带回去,等自己孩儿出生以后有个伴也好。迷迷糊糊地答应下来,又询问几句后,抱着孩子便走了。
妇人看着他醉酒摇晃的身影,双眼含泪,不停地磕头,最后竟是趴在地上痛哭起来。
沈文远回到府中,安置好孩子的所在,一直睡到次日清晨。
他醒来后,发觉府上比原来要热闹许多。原来婢女们见老爷昨天带回来的孩子乖巧可爱,一个个都在逗着他玩。
沈夫人走到他身边,挽着他的手问道:“昨天带回来的男孩儿可爱的紧,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唔...”沈文远摸了摸脑袋,仔细地回想昨天与乞丐妇人最后一段对话:
“这..嗝,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孩子姓张,祖上世世代代都过得贫寒,想来这孩子生到世上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既然横竖都是贫贱凄苦,遭人看不起的命,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罹(li)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