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点半,宝寅老师把我带到了浙江传媒学院的操场,原来今天的台词训练是在操场上进行的。
课程一开始,宝寅老师先是带着我绕着操场跑圈。夏天炽热的阳光晒得皮肤生疼,操场上没有一棵树。
“台词课管得挺宽的吧。体力不行,就没劲儿说台词,也肯定顶不下一场大戏。”宝寅老师边跑边不时地提醒着我:“注意动作,别弯腰驼背的,你可是要当演员的!”
跑步结束,稍作放松,宝寅老师开始教我“站桩”。台词课的“站桩”姿势基本与武术的“站桩”相同,都是以马步站立,双手攥拳向前平伸,只是在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的同时,我的嘴里可没闲着,按照宝寅老师的要求绕口令一遍遍地背着。
站桩结束,宝寅老师要求我以半蹲的姿势念着百余字的绕口令向前走,直到绕口令念完。这样的练习要做6组。
我完成了6组半蹲姿势下的绕口令训练后,稍事休息,宝寅老师又要求我边拍手边念绕口令《学好声韵辨四声》。每念一次,嘴里的节奏不变,手上的节奏都会有变化。宝寅老师告诉我:“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台词都要跟动作协调配合,打基础的时候得先从“别扭“开始。”将不加感情的台词与肢体动作配合默契,这也仅仅是个开始。
接着是俯卧撑、仰卧起坐、“小燕飞”“两头起”、单杠大回环……
“两头起”是最有意思的练习,宝寅老师并不要求我在“起”时必须用手够到脚,只要四肢离地即可,但是我要在宝寅老师教鞭的节奏下起落,并且在“起”时要摆出造型,每次不得相同。
100分钟的体能训练结束,我的衣服都湿透了,宝寅老师给我10分钟时间回宿舍换衣服。
这10分钟里,宝寅老师也没闲着,又翻看了一遍邮箱里我交上来的书面作业。书面作业分专业名词解释、句式练习和课堂感受三部分。
10分钟后,台词课继续,宝寅老师开始检查另一项作业柯兰的诗歌《船在水上》的朗诵。
“船在水上,不停地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不断地遇到困难……
风浪考验舵公的胆量,困难试验人的坚强。
会驾驭风浪的叫老舵公。能克服困难的才叫战士。”
一首只有4句话的现代诗歌,被我演绎得千奇百怪。有平静讲述,有佯装哭泣,有配乐朗诵,有舞蹈表演。每段表演结束,宝寅老师都会和我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帮助我改进、思考表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就会当成作业,让我课下继续思考。
“呼吸、发声、正音、绕口令、韵白的训练,是台词训练的基础;之后是学习重音、停顿等技巧,对融入感情的文字进行处理;最后才是学习用台词来塑造戏剧中的人物。这基本就是台词课学习的过程。”宝寅老师和我说着他的训练体系:“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教学只是“领进了门”,真正的修行还要靠你自己。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共鸣训练。
第一部分共鸣的源头
喉头和声带是人类发音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声源,通常人们称之为“嗓子”。每个人的嗓音条件各不相同,都需要通过训练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声音色彩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带的不同活动状态,取决于各发音器官运作协调与否。播音主持运用的虚实结合的声音就是靠喉部控制来实现的。喉部及声带的松紧影响着声音色彩层次及共鸣的运用。有成就的演员并不是因为他一定具备天生的好的嗓音条件,而在于他运用声音的能力比较强,方法恰当。而没有经过发声训练的人喉部控制的问题就多一些。如,发声时,喉部容易用力紧张、捏挤嗓子、压喉等。声带比较娇嫩,如果发声方法正确,可以提高它的适应能力和发音能力,改善它的音色。如果使用方法不恰当,则容易出现声音嘶哑,声带边缘不齐,长小结、息肉或病变。因此,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喉部发音机制,科学地使用它,以保证喉部的健康。
一、喉头
喉头上接咽部,下连气管。上部略呈三角形,下部呈圆形,由软骨作支架,通过骨关节韧带及喉部各肌肉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一个上下连通的活动小室,声带就长在小室里。
(一)喉部软骨的构造
喉软骨主要有五块: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一对)及会厌软骨。甲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外形像盾甲,位于环状软骨的上前方,构成喉的前壁。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书背”就是甲状软骨角,男性成5090,女性成80114,也称“喉结”。甲状软骨板后侧的两个下角通过环甲关节与环状软骨相联。
环状软骨是喉的基础软骨,在喉部的底部下接气管,形状像一枚指环前窄后宽,上面通过关节与甲状软骨及杓状软骨相连。
杓状软骨(发声学上称披裂软骨)左、右各一块,呈不规则的三面锥体形,位于环状软骨后上部的喉部支架内,构成环杓关节。底前角是声带突,一对声带就附着在这里,杓状软骨有两块,可以灵活转动,对声门的开闭起着关键作用。
会厌软骨通过韧带附于甲状软骨。它主要负责吞咽时遮蔽喉口以避免食物误人气管。在呼吸发声时则打开。
(二)喉部肌肉
喉部肌肉是负责声门开合、松紧的。它包括:环甲肌、甲杓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和杓肌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