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期听了非常感慨,对于外公这样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每隔三天才赶场一次,而每次能够卖出几十块钱的竹具,已经让他非常满足了。
突然,他心中一动,把直播设备拿出来,架在旁边,同时暗中打开全景摄像仪,开始了直播。
“各位老铁,今天大家看到的不是采摘枇杷、出售枇杷的直播了。今天呢,我带着侄儿俊杰去看望我的外公。
我外公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身体还硬朗,目前一个人居住在老家,叫做狮子山的一座小山下。
不过呢,现在外公却在我们白市镇上赶场,而且还在售卖他自己编的竹具,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些。
来,大家看看,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就是我最敬爱的外公,他是一个竹篾匠人,从事竹器竹具事业六十多年了。
大家看看这些竹具,都是农村里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具,都来看看你认识多少呢?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
没错,这个是背篓,许多人都认识吧,乡下用来背东西用的,而且也是用途最广泛的竹具,我们有多少人曾经背过呢?
而且背篓还要分大小不同的型号,在农村的小孩子们,也有专门的小背篓,农忙的时候就要帮着家里收获粮食。
大家看到农村百姓赶场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背着不同的背篓,这样可以解放出双手来,看这些背篓,有大孔的有细孔的,有粗糙的也有精致的。
还有这一件,叫做罗篼,是用来挑东西的,农村家家户户的玉米、稻谷和小麦,基本上都是用罗篼挑回家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种罗篼装东西可不少,装满的话两罗篼至少有一两百斤,但是许多壮劳力都可以直接挑起走多远。
但是我这个身体可能就不行,绝对挑不动那么重的东西,不过对于力气小的人来说,还有一样也可以用来挑的竹具。
大家看过来,就是这个,有人知道它的名称吗?对头,这位叫思乡心切的朋友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是箢篼。
看到箢篼两边的索了吗?这样一合拢起来,也是用来挑东西的,只不过挑得少一些,一般乡下的女子都能够挑得起。
此外,还有这些竹具,这种叫簸箕,是用来晒东西用的,像黄豆呀辣椒呀豆腐干呀还有汤圆粉呀。
这一种竹具叫做竹扒,小时候我们中午放学后,会拿着它到竹林里去扒竹叶,然后用背篓背回家去做柴火。
另外,竹扒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家里晒稻谷、玉米、小麦的时候,要用到它去翻晒,这样扒一扒,就能够让一直在下面的翻到上面来晒到太阳了。
其他的还有竹篓、竹篮、竹笼、撮箕、烧箕、火笼。最后我要着重说一下这个火笼,是众多农村百姓在冬天的时候取暖用的竹具。
大家看,这火笼里面还放了一个瓷盆,是用来装木炭的,然后大家这样抱着,或者放到脚下,就可以取暖,还可以用来烤袜子呀等小物件。”
叶子期一一地为大家介绍着外公编的这些竹具,直播间的人数不断增加,一些从农村走出去的人纷纷感叹,而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人则好奇不已。
“看到这些竹具,又回想起了小时候在家里的日子,真怀念呀。”有人留言说。
“是呀,小时候下雨天,我们都会提着鱼笼去田里水沟边摸鱼,抓泥鳅、黄鳝,那时候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乐趣却更多。”
“感谢主播又一次让我们回到了童年时光,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应该都有深刻的记忆,这些竹具我全部都用过。”
“是呀,那时候乡下各种工具,大多数都是用竹子做的,家家户户都有十多样竹具,我们家里连夏天用的扇子都是竹子编成的。”
“看得出来,主播小时候也一样热爱劳动,对每种竹具都非常熟悉,给你点个赞。”
随着大量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观众以及农村观众的留言点赞,直播间顿时热闹了起来,弹幕几乎要遮挡整个屏幕了。
“主播,这些竹编是怎么编成的呢?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好想知道呀。”
“是呀,主播,你的外公都那么大的年纪了,还能够编这些竹具,能看看他是怎么编的吗?”
“对呀,请主播想办法直播一下编竹具的过程,我好让家里的孩子看一看,免得他们在城市长大,对农村的一切都不知道。”
“我们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这些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下一代却毫不知道,回老家的时候看到过,不过却一样也不认识。”
“主播,竹编工艺也是一种传统手艺,如今只在农村少数地方还保存着,大量的金属与塑料用具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竹具,但是我们从感情上还有环境卫生角度来说,还是觉得竹具更亲切一些。”
看到大家的留言,叶子期心中一动,虽然说竹具只是传统的手工艺,而且只是农村用得最广泛的工具,但是也有让所有人了解的价值。
反正公司还要十多天才能够开张,不如在这段时间跟着外公一起学习竹编手艺,一边直播一边构思完成一个系列作品。
“各位老铁,大家的留言我都看到了,也明白了大家的一些愿望,在此我郑重决定,接下来一段时间会跟随外公学习传统的竹编手艺,争取学会编织各种竹具。
我会每天直播,最后还会作成一个系列作品,请大家去关注我的几个新媒体账号,直接探索金牌代言就可以找到,谢谢大家的鼓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