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争雄汉末>第104章传国玉玺

辽东平州刺史府

邴原、刘政两人本来在带方、临屯安稳地做着太守一职,数日前,突然得到刺史府亲卫通报,言李毅找他们有要事相商,邴原、刘政两人虽心有疑惑,但还是放下手中的事情,连夜赶往刺史府。

两人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刺史府,进入大门,径直来到书房,走到跟前,刚要敲门,忽听后面一人叫道:“两位先生,主公和徐军师、王先生正在里间商议大事,有甚么急事,末将代为通报!”

邴原、刘政两人回头一看,只见管亥和史阿一左一右从两边黑影处现出身来,这两人好生纳闷,这已是短时间内第二次听人说有“大事”发生了。

两人不禁对视一眼,一五一十把情况说了出来,管亥闻言看了一眼身旁的史阿,然后请二人稍等,要进去通报。

就在管亥敲门之时,门突然被打开,李毅的身影落在来访二人眼里,疑虑尽去,此时只是倍感亲切,当下恭敬行礼,口称主公。

李毅一见这两位,便知他们来意,开口说道:“两位先生一路辛苦了,请进!”

说完,李毅跟守在房外的管亥、史阿点点头,两人会意,又转身隐匿于黑暗之中。

这时军师徐庶和王烈正围着桌上一件物事细细考究着,屋里来人了也没人回头,邴原和刘政见他们这般出神,颇有些意外,连原本到了嗓子眼的话都憋住没说。

“主公,这是?”邴原忍不住问道。

“两位先生正在鉴定一件物事,若此物是真品的话,对咱们辽东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这两位都是李毅麾下的心腹、重要成员,李毅连夜请他们来的那一刻,就没打算将此事瞒着他们。

邴原见说,面露疑惑之色,和刘政一起凑上前去,只见灯火下一个古朴而庄重的大印,正被徐庶、王烈围着研究鉴赏。

邴原和刘政到底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也曾见过世面,一见此物,心中激荡,失口叫道:“传国……”只他们二人却都是个聪明人,叫出二字,便将后面话语咽了回去。

这个东西意义太重大了,重大到稍有不慎,便会给如今的平州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

刘政上前拍了拍邴原肩膀,平复着这个好友激动的情绪,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莫非是张让……”

李毅不置可否,只是说了一句。

“从洛阳皇宫里面带出来的!”

“烫手的山芋啊!”这时却听邴原叹了口气,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看到近在咫尺的传国玉玺,此时全然没有那种自得天命般的喜色,反而一脸忧色。

徐庶见说回过头来,心中对邴原暗赞了一番,朝他点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说完,徐庶看着传国玉玺被黄金修补的一角,缓缓地开口说道:“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意为(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

“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高祖皇帝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随着徐庶的徐徐道来,众人心中对这颗传国玉玺,也都有了肯定的答案。

王烈悠悠地说道:“如今从当今陛下失玺,在董卓在洛阳城内大动干戈,闹得鸡飞狗跳来看,此宝的意义非同小可啊!”

“陛下失玺,绝对是祸,主公得玺,却难说是祸!不管怎么说,这玉玺已经到了平州,咱们总不能避之如蛇蝎,收都不敢收着,将来传出去,岂不叫天下英雄所轻?”刘政接言说道。

听着房中徐庶、邴原等四人的谈论,李毅出言说道:“先贤有言‘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方宝物既然到了我辽东,便如冥冥中自有天意,也不可妄自菲薄!”

说完,李毅话音一转,接着说道:“然此事事关重大,非同小可,暂且保密,不可外传。”

李毅当然不会忘记,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

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

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孙坚战死,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得玺后,得意忘形,迫不及待的就登基称帝,结果四面楚歌,郁郁而亡,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可学他!

“主公英明,我等出了这门,此事便烂


状态提示:第104章传国玉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