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到来,延熹五年也就这么过去了。(请记住我们的网址只是皇帝仍然信任宦官,宦官们也不负众望地继续为非作歹,让本就满目疮痍的大汉王朝更加显得风雨飘摇。当然了,就算宦官们再怎么闹腾,谯县也不会受到什么牵连。曹腾毕竟是宦官中难得的优秀代表,现在掌权的那群家伙,总要拉拢曹家的。
而曹操呢,在曹嵩的允许之下,也开始系统的接触兵书战册,同时《汉书》等历史文献也进入了曹操的课本之中。曹操虽然仍然带着萧恩和夏侯惇逃学,但却不再是为了偷鸡摸狗,而是另找地方偷偷给萧恩和夏侯惇讲解自己学到的东西,甚至有时候还会把竹简(注1)偷偷带出来给二人观看。
夏侯惇虽然对所有书籍都相当不耐烦,不过在曹操和萧恩的双重压力下,还是多少读了些兵书。萧恩则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籍他虽然不敢说倒背如流,起码也能称得上烂熟于胸了。只是曹家珍藏的版本,还包含了不少军事大家的注解。而且像是《六韬》、《三略》之类的书籍,曹家手中可是拥有全本的(注2)。萧恩甚至隐晦地对曹操提过,想要抄录一下这些兵书,只是曹操思虑良久之后,还是拒绝了萧恩的请求(注3)。
————————
少年们为了理想努力学习,而大汉仍然继续走在崩溃的道路上。延熹九年,士人与宦官的矛盾终于爆发,河南尹李膺在大赦后处死了蓄意在赦前杀人的张成之子。而张成身为宦官党羽,李膺的行为完全被宦官们视为挑衅。于是宦官一党让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诬陷李膺等人“养太学游士,结交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无论哪朝哪代,皇家对臣子私下结党都十分忌讳,于是皇帝刘志龙颜大怒,昭告天下,逮捕并审理党人。甚至在太尉陈蕃认为“罪名不章”,拒绝平署诏书的情况下,干脆跳过司法程序,直接让宦官负责北寺狱审理此案。李膺等人慨然赴狱,受尽酷刑。
陈蕃反复上书,希望刘志能够收回成名。而气急了的刘志甚至随便找了个理由(注4)罢免了陈蕃的太尉一职。不过在第二年,窦皇后的父亲窦武上书求情,同年六月,刘志改元永康,并大赦天下,李膺等党人终于获得释放,但放归故里,终身罢黜(注5)。
矛盾并未因此而得到解决,窦武等人反而密谋除掉宦官曹节王甫等人。只可惜窦武不够小心,永康元年九月初七,宦官们窃取了窦武的奏折,得知了士人的计划,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连夜发动政变,格杀了亲近士人的宦官山冰等人,抢夺印、玺、符、节,胁迫尚书假传诏令,劫持窦皇后,追捕窦武、陈蕃等人。
陈蕃当时已经年过八旬,闻讯后率领太尉府僚及太学生数十人拔刀剑冲入承明门,可惜寡不敌众,当日遇害。
窦武则率领步兵营起兵对抗。可惜正值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回京,被宦官假传诏书,误以为窦氏叛乱,于是率军进攻窦武。窦武被重重围困,无奈自杀。而窦武的宗亲宾客姻属皆被族灭;虎贲中郎将刘淑、尚书魏朗等也被诬陷而被迫自杀;窦后被软禁在南宫,李膺等人再次被罢免,并禁锢终生。张奂虽然因“平叛”的功劳被提拔为大司农、封侯。但他深恨自己被曹节等人欺骗,害死国家忠良,坚决不肯受印,并上书皇帝,要求为窦武、陈蕃等人平反。可惜新帝刘宏被宦官蒙蔽了双眼,反而追求张奂的责任,将其罢官回家,禁锢终生(注6)。
永康元年多灾多难,宦官和士人的争端尚未结束,后汉的第十位皇帝就溘然长逝,享年仅有三十六岁,谥号为“桓”,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享有相同的谥号。可惜汉桓帝实在无法与齐桓公相提并论,不但说不上“克敌服远”(注7),甚至连守边安内都没有做到。只不过大汉王朝积威仍在,那些足够公正的士人又偏巧都在狱中,只能让“桓”这个谥号落在这么个废物点心头上了。说起来,更加讽刺的是,桓帝一辈子荒淫无度,却没能留下一儿半女。宗亲们只得推举了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继位。
刘宏继位,改元建宁。只是对士人的屠杀仍在继续,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人,被下狱处死。各地陆续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达到六七百名。这股风潮,直到刘宏登基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宁二年才稍稍平息。
————————
“可惜了李元礼(李膺)。”
谯县,已经十三岁的萧恩仰天长叹。汉代消息闭塞,直到这时,萧恩等人才知道这称劫的详细情况。李膺可是东汉末年难得文武双全的名士,不但饱读诗书,还能带兵打仗,甚至鲜卑人都望风臣服——要知道,当时李膺的对手可是檀石槐;而且他的为人又刚正不阿,十分耿直,据说在他当司隶校尉期间,张让等宦官们出门都得加着小心,生怕被李膺抓到把柄。
“你多少注意点。虽说谯县没人敢来找我们的麻烦,不过被人落下口实就不好了。”
曹操在一旁随口抱怨。虽说曹操多少也有些同情士人,不过士人可不这么看。他们只知道曹家的曹腾也是宦官之一,连带着曹嵩在朝中也被士人孤立。顺道一说,曹嵩在桓帝末年混到了司隶校尉的职位,而且由于被士人敌视的关系,反而正在掌权的宦官们十分看好曹嵩,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