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看过弩车的威力,明白一旦建军,绝对让对手闻风丧胆。
“陛下,吐蕃使臣团成员如何处理?”
孔颖达询问道。
杜荷微微一愣!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劫持李二,在太极殿肆意动武,让帝国很多大臣受伤,不给予惩罚,面子何存。
李二脸色不好,马上阴沉下来。
“孔大人,您觉得应该如何处理呢?
李二黑着脸问道。
心中怒火在燃烧。
丫的!
孔老头太不知趣,人已经抓捕起来,让李二乾坤独断好了,何别找不自在。
“陛下,虽说吐蕃人无理在先,可是,帝国是一个仁义、慈善的国家。
一旦杀了那个什么松赞干布,与吐蕃国就不会有和解的可能。为了减少杀戮,
臣建议释放。那样显得帝国的宽宏大量,有容人的姿态。况且,既然吐蕃杀来十万铁骑,
想办法与松赞干布沟通,让其率兵马退回。
毕竟,帝国长安城中很空虚,没多少军队,真要战的时候,胜负难以意料。”
孔颖达解释道。
妈蛋!
太迂腐了!
被人家打到门上了,还忍下去,一点血性没有,难怪另一个位面,老是被草原民族逼宫。
如果杜荷没记错的话。
另一个位面,唐帝国遭到好多次逼宫。
最着名的是贞观初年,颉利可汗率数十万突厥铁骑逼宫。
后来又有吐蕃逼宫,又是好几次。
逼宫就能从唐帝国身上捞到好处,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貌似吐蕃的松赞干布,逼迫唐帝国下嫁文成公主后,又在接下来的岁月里。
没钱、没美人、没工匠,就率领铁骑杀向长安,逼迫唐帝国就范,满足无理要求。
历史书上却是另一种宣传,说二国是友好往来。
真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没人知道。
加上李二喜欢篡改史官记录,唐初的史记可信度极低。
杜荷脑海中涌现出太多的信息。
“陛下,微臣附议孔大人之言。介于目前的局势,可以好好与那个松赞干布商谈一下,
只要对方要求不过分,帝国应该释放人,答应吐蕃条件,那样可避免一场战争。”
王珪站出来进言道。
“陛下,微臣也附议孔大人之言。花点钱财能避免战争,对于帝国来说,可以接受。”
韦挺道。
妈蛋!
全是李二嫡系重臣站出来相劝。
看来,事情并非杜荷所想那样,不是李二认怂,是重臣无心抵抗,只想花钱免灾。
“陛下,微臣反对。吐蕃在太极殿动武,不惩罚,帝国面子何存。介于对方无知,
死罪可免,却也不能随意释放,必须让松赞干布呆在大牢中好好自省。”
魏征出言道。
自省个屁,依然换汤不换药,有屁用。
“玄龄,说说你看法。”
李二点名问道。
“陛下,微臣觉得,不论是吐蕃,还是其他国家,敢到帝国太极殿中放肆,
一定要给予惩罚。松赞干布是一国之君主,杀了确实不妥,但是,释放绝对不可能。
微臣建议关进大牢中,把牢底坐穿。如果帝国此次认怂,那以后呢?
只要有点实力的草原部落、国家都可以行此效,那样不好。贞观初年一次让帝国受尽辱没,
不想再受第二次。否则,会让那些属国、部落错误认为帝国怕事。微臣赞成杜荷之言,
必须打,还要打得狠。要让其他属国、部落看一下,帝国的威严不可侵犯。”
房玄龄建议道。
“杜荷,说说你的想法?”
李二继续点名问道。
“陛下,微臣附议房大人之言。率兵马出战,一定歼灭入侵帝国的吐蕃铁骑,让其有来无回。”
杜荷道。
“杜荷,决战时需要带上松赞干布吗?”
李二心中有了决断,马上问出。
“陛下,松赞干布不能带,否则,会让十万吐蕃铁骑拼死救人。不过,
微臣会带上一名吐蕃人,让其告诉吐蕃铁骑,想要救松赞干布。必须吃下眼前的帝军,
省得吐蕃铁骑撤退,那样不好歼灭。一旦形成吐蕃铁骑撤退,会对帝国沿途造成伤害。”
杜荷点头道。
“好!杜荷接旨,率领禁卫军迎战吐蕃铁骑,让李君羡、程咬金、尉迟恭三位将军协助作战。”
李二下令道。
“微臣遵命!不过,陛下,李君羡将军留下来,保护陛下安全,尉迟将军留下来防守长安城,
微臣带上程咬金将军足亦,一定歼灭十万吐蕃铁骑,让其有来无回。”
杜荷接下军令。
“陛下,微臣三个小时后率兵马出发,不能再耽误。”
杜荷道。
“好!朕在城中,等候冠军侯的捷报。”
李二道。
杜荷马上走出御书房,朝家中而去。
到了家中,杜荷与娘亲告别,带上典韦等十多名背嵬军士兵,朝中军兵营而去。
途中,几名背嵬军士兵转道去马车厂,把厂中生产出来的弩车带到兵营。
到了兵营,拿出李二的圣旨,交到将军手中察看。
“杜将军,请!”
一名禁卫军将官道。
“吹号,集合!”
杜荷一声怒吼。
妈蛋!
速度太慢了。
整整花了二十分钟时间,禁卫军士兵才聚集好。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