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天带领五千兵马日夜兼程,终于在半月之后踏入了泗水郡境内。
这时的泗水,已是春意盎然,绿树成荫。
大泽乡的芦花,早已被郁郁葱葱的狭长新叶所替代。
可是,这充满生机的地方,如今却是生灵涂炭,满眼荒芜凋敝。
田野之中见不到几个劳作的民夫,即便有,也是些寥寥可数的老弱病残。
四下可见崩毁倒塌的房屋,断壁残垣上,不时有觅食的野鸟落脚歇息。
这里,似乎经历了一场旷古未有的灾难一般,一片焦土。
李战天望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样一个乱世,何时能天下太平,苍生安居。
这样想着,李战天只觉得自己的肩膀上沉甸甸的。
如今,刘邦已经率军西进,攻打大秦的郡县去了。
所以,萧何肯定是早已鞍前马后,此番前来肯定没机会了。
眼下还有希望寻到的,只有韩信和张良。
历史上,韩信此人,生于淮阴,乃是西汉开国功臣,“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与萧何、张良同为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最初投靠的是项羽,但一直得不到重用,整天郁郁不得志。
不过,自从他结识萧何后,十分受对方赏识。
史上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后,最终被刘邦拜为大将军。
不过,这样一个人物,却没能善终。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乌布蒙身,于不见光处诛杀。
韩信此人,出身极为贫寒,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
没有钱和势,做官自然无门,商贾之道,他也不擅长。
因此,韩信只能常常依靠别人接济,糊口度日。
甚至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连办丧事的钱也没有。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形下,他却要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万户人家。
其结果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至于张良,乃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同样是汉初三杰之一。
张良的出身跟韩信不同,他生在贵族之家,先辈曾经在韩国五世为相。
早些年,张良曾因刺杀秦始皇不成而隐居避世。
不过,自追随刘邦之后,备受器重,最终被册封为留侯。
张良此人,明显比韩信识时务了许多,懂得何时进退,几时去留。
功成之后,他立马辞去官职,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最终得以善终。
而李战天此番前来,就是想寻得这二人。
进入泗水郡后,李战天约定好汇合地点后,便将人马分成若干小队,分头打听二人的下落。
至于泗水郡楚军留守的万余起义军,李战天并未去招惹,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着。
甚至,李战天也自领一组人,在乡野集镇间行走,打探二人的行踪。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来到泗水郡已经五六天了。
可是,二人的下落却一直没有什么眉目。
不过,唯一确定的是,韩信没有随项羽北上,也没有随刘邦西进,人应该还在泗水。
至于张良,有人说在泗水见过,但也不太肯定。
然而,连日无果,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沮丧,甚至有人对跑这么远来寻这两个人有些不解。
不过,李战天没有说放弃,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第七日,李战天和五六个随从路过了一处人口还算比较多的集镇。
集镇上虽然谈不上太热闹,但也有些摆摊叫卖的。
当然,叫卖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些手工制作的小玩意。
李战天刚一踏入这集镇,便听得前方传来了暴喝声。
“你算个什么东西,一大早的在我门口挎个大剑,干啥,吓唬人呢?”
李战天循声望去,便见一位身高七尺有余的年轻人站在一家肉铺前,腰间挎着一把长剑。
年轻人面色发黄,头发干枯,明显有些长期营养不良。
不过,一双眼睛却很亮,不时有异彩闪动。
见了这年轻人,李战天的心里立马一喜。
如果没看错,此人正是韩信无疑。
果然,李战天刚刚在街角的一处泥人摊子前站定,那卖肉的屠夫便上前一把揪起年轻人。
“韩信,你整天拿把破剑,怎么不见你和义军一起去打仗啊?我看……是你不敢吧!哈哈哈……”
韩信闻言,也不理睬,只是兀自站在那里。
屠夫抬手揉了揉酒糟鼻子,看了看周边围观的人,随即咧嘴露出满口的大黄牙笑了笑。
“要想证明你不是孬种,其实也容易,这样,我就站在此处,只要你敢拔剑刺我一下就行!”
话音落下,周围的人立马跟着起哄。
“刺他!刺他!”
“拔剑啊,他让你刺他的,你怕什么?”
“是啊,快拔剑啊,韩信!”
……
韩信抬眼扫了一下起哄的人群,握着剑柄的手明显动了一下。
不过,最终,他还是没有选择出剑。
屠夫见状,哈哈大笑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他妈就是一个孬货。”
“来吧,从老子胯下钻过去我便放你离开,心情好的话,或许还能赏给你一块肉吃,哈哈哈……”
韩信听罢,抬头仔细打量了那卖肉的屠夫一番。
犹豫了片刻,他低下身,趴在地上,当真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满街的人见状,顿时对韩信指指点点,都笑话他太过胆小懦弱。
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