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佛道之争即将开启第二场的时候,高居深宫当中的崇祯皇帝,则是一边看着东厂的汇报吃瓜,一边听着魏忠贤汇报着关于镜子的生意。
自从一个多月以前崇祯皇帝十分无耻的打算将镜子这种东西带到南方以天价来售卖之后,东厂十分高效的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由于信息不对等的原因,在北京地区镜子卖的火热的时候,南方并不知道有玻璃镜子这种好东西被弄了出来。
是以,当南方那些贵族们看到玻璃镜子这种东西时,当场便在整个南方掀起了一番关于镜子的浪潮。
一个个贵妇人们,拿出了比北京那些同类更加狂热的情绪,在家里面可谓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缠着家中男人去为自己购买这种玻璃镜子。
正是在这种的气氛之下,东厂掌控的那些商人们第一批运过去的两千多面镜子第一时间全都被购买一空。
而整个市场的需求,则是根本就没有看到任何降下去的苗头。
于是,第二批五千多面包含着各种型号的镜子,在三天之前,已经被东厂送上路了。
崇祯皇帝看着东厂的汇报,感觉十分的不现实。
两千多面镜子啊!
即便里面大多数都是便携镜,但好歹一个镜子最低也得五千两银子起步,光是这两千多面镜子,就直接让崇祯皇帝入账千万两白银!
“狗大户的银子真好赚啊......”
崇祯皇帝觉得跟南方那些贵族们比起来,自己这个皇帝真的跟土鳖没有什么两样。
“魏卿,这一千两百多万两银子,换成各个钱庄的银票,送到郭尚书手中。记住了,每个钱庄存款数量不能超过两百万两,一定不能引人注意,明白吗?至于怎么把这一千万两银子变成现银运到太仓库当中,那就是郭尚书自己的事情,朕不管。”
“陛下,用内库的钱来给太仓库,是不是......”
魏忠贤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崇祯皇帝却是笑了。
“魏卿放心,朕还没有糊涂到那种程度,一会朕会给你一个关于各种各样材料的清单,这些东西大多在我大明没有什么确切的定价,朕会顺便给这些东西定一个价格,朕运过去多少银子,就让户部想办法给朕运过来相同价值的材料,朕有大用,明白了吗?”
“第二批运过去的那五千多面镜子,全部发卖之后,八成的收入也按照这种方式,给郭尚书那边送过去,明白?”
“是!”
魏忠贤一听皇帝并不是要将银子白送给太仓库,魏忠贤心里面也就放心了不少。
他担心的就是万一皇帝一直用内库给太仓库填补窟窿,时间长了之后,郭允厚将内库给国库拨银子当成一种常态,这样一来,对于整个国家财政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崇祯皇帝自然也是知道魏忠贤的担心,所以他对于这老太监的观感好了不少。
换成别人,或许根本就不会管你皇帝的内库怎么样,只需要好好的完成皇帝交代的事情即可,但是魏忠贤却能拼着被他厌烦的风险出言提醒,崇祯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再对这老货好一点?
不过这个念头就是在崇祯皇帝脑海当中稍微闪烁了那么一点时间而已。
“行了,魏卿,你先下去吧,朕好好想想需要些什么东西,稍后给你送过去。”
“是!臣告退!”
魏忠贤走了之后,崇祯皇帝随手扯过来一张纸,然后便开始在上面书写。
原本他还在发愁,自己要搞化学,原材料从什么地方来。
现在好了,一点也不用愁了。
所以崇祯皇帝那是一点都没有客气,直接写下了一大长串搞化学需要用到的玩意。
比如说土地、铜矿山、铁矿山、制备各种酸、碱物品的原材料等等。
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自然是知道搞科研究竟要耗费多少小钱钱。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材料方面。
皇家研究院的化学部在崇祯的预想当中,是不可能仅仅只有这么十几个道人的。
将来化学部肯定是要召集全大明所以对炼丹有心得的那些道人。
到时候,这些道人们从头开始接触系统的化学,究竟会用多少材料?
就连崇祯自己都不知道。
崇祯之所以将镜子利用东厂的渠道,快马加鞭的送到南方打一个时间差,就是为了狠狠地从南方捞一笔钱,然后用来从户部购买材料。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崇祯皇帝并不怎么合适将那么多银子大摇大摆的送到内库里面。
毕竟当初崇祯在朝堂上说的那叫一个道貌岸然,说自己弄出来这个皇家杂货铺是要平衡物价,不让工坊流出来的东西被无良商人抬价抬得抬高。
但是转头,崇祯皇帝就成为了那无良商人们的头目。
这种事情被摆明了放在阳光底下说,还是会很尴尬的。
大家心里面互相清楚就好,若是真要撕破脸皮说出来,脸上都不怎么有光不是?
所以这时候户部就是一个很好的接盘侠了。
崇祯十分相信,按照郭允厚那铁公鸡的性格,不管怎么样,肯定是会有办法,没有办法也要想出来办法的把手中的银票换成现银安安全全的送到太仓库当中。
事实的确也跟崇祯想的差不了多少。
十天之后的深夜,魏忠贤在东厂番子的帮助之下,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郭允厚家中。
“有!......”
一名仆人看到突然之间出现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