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第7集团军此次投入马恩河突破作战的总兵力为四十八个师,第一梯队由十个师组成,从蒂埃里堡到马西什一线展开,在集中五十个工兵连,三百三十具浮桥船之后,德军为第一梯队每个师计划了两座浮桥,从西到东分别编为01到20号浮桥。”
“咔嗒”一声响,白色的幕布上出现了一张马恩河水文资料图示。
“在德军预定突破的地段上,选择二十个符合强渡马恩河战术需要的地点绝非易事。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炮兵支持,架设浮桥的地点必须在德军炮火掩护之下,炮火掩护范围还包括对岸的地点以及纵深三公里到六公里,因此,浮桥架设地点的选择可以推知敌军重炮阵地的大概位置,反过来,敌军重炮阵地的选择就影响了浮桥架设地点的选择;第二,浮桥在一定范围内的密度,这与师一级建制部队集结需要的地域相匹配,如果浮桥过于密集,势必导致德军第一波次师之间缺乏必要的距离,容易引起混乱,更容易在某个地段上造成集结部队过多、人员装备密集的情况,被我空袭和炮击;第三,对岸地形的影响,在马西什一带有大片森林和沼泽,因此,马西什附近的浮桥必然很少,德军第一梯次主要强渡地段还是从蒂埃里堡开始的十二公里;第四,天气因素,晴朗的天气有利于我方炮兵轰击浮桥和对岸集结德军,而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比较晴好,因此可以预料到德军将在强渡的同时施放烟幕;第五,水文因素。”
说了一长段才说到与幕布上资料相关的内容,可听众们却在上校说话时很认真,有的人露出受益后的欣然神情。以前,他们兴许从来没有想到过作战需要考虑这么多的细节,简单一个强渡进攻选择浮桥架设地点就能引申出这么多问题!看看左右,在来到这里出席会议之前,哪位想到过?想得如此周全?没有!所以,人家中国远征军每战都是以极小的伤亡换全大的战果。这一次跟着中国远征军打仗,算是上帝开眼了吧?
“在以上条件符合的十二公里地段上,适合架设浮桥的地点也不多。七月的马恩河水流比较湍急,德军采用的单向延伸式浮桥串列对河水最大流速有所要求,否则将造成串列之间很难固定、链接到位的情况,也就可能造成在承重之时的脱落、断裂、漂流。综合来看,我们替德军选择的二十个地点,几乎已经涵盖了德军可能的选择,炮兵指挥官童绪鹏将军领导测绘部队”
打了个手势,幻灯机后的副手“咔嗒”了一声,幕布上的图像又换成“反强渡阶段炮兵作战计划图”,图上,20座浮桥的两端和浮桥本身被密集的交叉线“网络”,说明各炮兵阵地已经做好完全覆盖射击的准备。
“我们不是要阻止德军,而是要配合德军的强渡诱敌深入,第一梯次十个师,正好符合在座各位的胃口,不多不少,不大不小。炮兵在象征性拦阻射击之后就停止,任由德军第一梯次强渡过河,而后在航空兵的轰炸配合下,切实封锁各浮桥河段,阻止德军炮兵部队和第二梯次部队跟进。同时,我们会用航空兵执行对德军后方总弹药库的轰炸任务。诸位,对付十个师的德军轻步兵,我们手中的力量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吧?”
张上校的提问,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将领愿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