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国子监。
今日就是国子监武经学最后结业考核的日子。
国子监由早期的太学演变而来,能在这里求学修读的人要么都是豪贵之门出身,或是有着殷实的家境。
数百年来,国子监制度日趋完善,扩充设立了包括太学、国子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多类,而进学条件也日趋苛刻。
每一种甚至会严格规定监生的家境出身,以父辈所任官职品级为限。
不同于江南宋国和关东燕国的国子监制度,大周设立的武经学可以说是特立独行。
大周的国子监制度执行上就比其他两国要宽松一些,武经学的设立更是别出心裁,可以用来安置培养那些世代武将出身的家族子弟。
虽然那些饱读诗书,苦心钻研圣贤经典的太学生们依旧颇为自负,武经学出身难免会被正途科举出身的鄙夷。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经学一科依旧是世家子弟快速晋升的捷径摇篮,寻常书生即便想进也难。
因为这里可以省去多少年的苦读和科举竞争,结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军中任职,凭借层层关系,只需几年就能爬到不错的位置。
比起文官体系来说,足够诱人。
所以各个世家高门都会把鸡蛋分开放,子弟中都会有一部分在武经学读书,而韦家则是这一代全部的男丁。
此时国子监武经学的这一届的数十人都已经按照分配好的顺序,坐在了两个露天院落中,隔开距离,准备答题了。
此时的考试制度远远不如后世那般完善,今日武经学考核需要连续考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连续作答三个科目。
交卷之前不准走动,可谓是毫无人性的规矩。
当然正常情况下根本用不了六个时辰,划水的监生大有人在。
作答纸张分发完毕之后,每个院落前方就贴出了考题。
韦昭看着不远处的考题,一时有些头疼。
即兴作诗并不是他擅长的,若说道抄诗的话……寻常容易想到的,已经都被卑鄙下作的武烈帝收入文集了……
只能干巴巴硬编一首应付了事了。
当然诗词题目本来也就是不作为重点的,寻常武经学中的世家子弟谁能短时间内做出一首诗来?
都没那个本事,当然,贺若云除外。
韦昭一边苦苦思索着,一边向左前方的贺若云打量两眼。
只见贺若云的脑袋微微摇晃,而后戛然而止,提笔就写,似有所得。
看背影韦昭都能感觉得到贺若云的轻松畅快。
与此同时,另一处院落中的吕琦正苦着脸在纸上涂涂改改。
草草地编了一首诗,韦昭读了两遍,确保起码读着还算顺畅,韵脚也没什么问题就松了口气,至于诗意妙笔什么的见鬼去吧。
之后,韦昭就开始着手作答兵略题目。
兵略作答尤其需要慎重,因为这科在武经学结业考核中分量极重。
其次就是韦昭发现,自己前世的键盘经验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到这个时代,自己还得和其他监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写。
先前在国子监上课的时候,韦昭曾经在课堂上提出了‘游击战术’十六字诀,并且还仔细地从孙吴兵法中寻找依据。
尽管当时得到了博士邓风林的赞许肯定,但实际上这件事并没有传开,也没有引发什么轰动。
事后韦昭就对此有过分析,游击战术看似新颖,但实际上在孙子兵法中都找得到出处来源,并算不上是令人震惊。
另外就是,自从战国后期,骑兵开始主导野战走向以来,关于骑兵装备作战的兵略层出不穷。
而在当年北方胡族大规模南下之时,更是让中原人意识到了,骑兵铁骑的威力。
多年以来,不论是前唐,还是如今的大周、大燕都保留着大量的轻重骑兵,将之视为战争中取胜的关键。
甚至在如今的中原依旧迷信重骑兵,也就是具装甲骑的对阵能力。
所以韦昭当初针对西境前线步兵山地作战的十六字诀,实在难以引人注意。
所以现在考核上的兵略题目也是如此,韦昭只能尽量依据时代常识,加以个人见解进行作答。
眼下考核中所出的题目就是,写一篇关于骑战的兵略。
韦昭思索再三,终于提笔落下。
重骑兵、轻骑兵的运用要视情况而变,绝不能迷信重骑兵,尤其是在和北方胡族作战之时!
骑兵优势更多的在于速度,而非披甲冲撞!
悠悠千余字,韦昭洋洋洒洒写完,放在一旁,继续作答策论。
策论的题目相当简单而宏大——“平天下之策”。
这一题目在最近十年中出现过四次之多,这也是韦昭在考核之前就曾仔细研究过的,还曾经就这一题目设想过。
可以想见,这一题目作答出来,阅卷的未必是国子监的博士们,策论极有可能是天子亲自阅卷。
毕竟每年武经学也就几十个人参与结业考核,这群人代表着大周军中将来的一股力量。
大周科举考试中,前几十名的试卷和所作策论,皇帝还常常会亲自审查一番,更何况是武经学这群世家子弟的策论。
韦昭略加思索,将思绪又整理一遍,随后开始写在纸上。
如今天下的局势和前世印象中的南北朝时期格局十分相似,自己只需要套用当时北周的出兵策略就可以了。
不同之处在于,当时北周已经掌控河西一带,并且随后趁南梁内乱,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