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回到清朝做盐商>第三八九章 少年军校

董书恒从高邮去了扬州,本来他到扬州的事儿在高邮都办好了。

但是他想到了在扬州办的少年军校。还是决定去看看孩子们。

自从去了江宁之后,他到少年军校的次数就少了很多。

以前在扬州的时候,他几乎是每隔几日就到军校中去一趟。

给这些孩子们去讲一讲课,和他们聊聊天,甚至有时还会跟他们一起玩耍。

扬州少年军校。

此时的操场上正在举行一场蹴鞠比赛。

话说,这个蹴鞠比赛还是董书恒在军中推广开来的。

后来渐渐地给所有小学也都建了蹴鞠场地。蹴鞠这项运动渐渐普及开来。

传统的华夏蹴鞠比赛项目,在中国古代大致相当于街头足球在近代巴西。

这是一项市井的娱乐活动,而在城市中,有大片草地是不太现实的。

草也不是重要条件。即便是有草地,唯一的可能是一大片空地上长杂草,重点还是空地。

这也和蹴鞠的规则有关。当时的蹴鞠大概类似于现代的毽球。可以允许用除手之外的各个部位触球,但是球不能落地。

因此也就不需要草皮来平滑球的滚动。平地也可以保护蹴鞠者的身体免受伤害。

董书恒一直通过精武会来推广全民运动。武术其实也是一项运动。

不过,都说穷文富武,武术训练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多时候都枯燥乏味。

所以董书恒就试着推广一些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这些东西咱们华夏文明的历史上还是很多的。

只是宋之后,程朱理学大行,华夏的民间趋于保守,将这些体育运动都打成了“黑五类”。

蹴鞠就是其中之一,自从高俅因为玩蹴鞠而被宋徽宗重用了之后,只要玩蹴鞠的似乎都有了奸臣的潜质。

华夏的百姓不是仅仅吃饱饭就能够将体制提升,科学的运动也是必要的。况且,董书恒也不希望华夏的学校中培养的都是体弱的书呆子。

汉唐时的读书人大都还是文武全能的。上马能够杀敌带兵,下马能够治国理政。

所以华夏的教育部规定:所有的学生每天都要有一节体育课。

这是对所有学校的硬性要求,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就连对书院都是这样的要求。

此时的少年军校的草场之上,郭岩绝对是那个最亮的仔。

只见他一直将球控制在身边不落地,左右躲闪走位,向着球门靠近。然后一个头球将球顶进了那比球大不了多少的门洞。

蹴鞠场边顿时响起了欢呼声,不仅仅有男生的还有女生的。

后来在规范少年军校的时候,董书恒决定在中学之前不给男女生分校。

华夏那种保守的男女大防传统总要慢慢地打破。董书恒可不希望以后的华夏各地还全是男女分校。

这样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有时候打破传统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改变下一代。

两年前,董书恒救了这个孩子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脏兮兮的瘦弱小男孩。那时的他用自己弱小的脊梁去保护年幼的妹妹。

现在两年不见了,没想到郭岩长成了一个俊秀少年郎。

也许他天生就是一个高个子,只是以前缺衣少穿。

现在吃了两年的饱饭,这孩子一下子窜高了一头。

此时的郭岩已经是一个十几岁的青春期少年。

其实,郭岩到现在还经常会记起当年在矿洞中的日子。

那时候他的身材瘦小,矿洞中有些比较狭小的地方,成年的矿工钻不进去,都是他们这样的小孩子钻进去。

通过小洞钻到没有任何支撑的矿坑中采矿,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小孩子可以钻过去挖矿,但是并不会设置支架等防护措施啊!

几乎每天,郭岩的身边都会有小伙伴消失不见。

那时的郭岩虽然小,但是已经在矿上生活了很多年。他远比他的年龄要成熟。

他很清楚,那些小伙伴都被压在矿底下了。有时候坍塌仅仅是将小洞给堵住了。但是黑心矿主并不会去浪费人力救这些一文不值的孩子。

郭岩有一次听到一个坍塌的小矿洞中,连续几天都响起石头敲击矿壁的声音。那一定是自己的小伙伴在呼救,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孩子还不如一筐煤炭值钱。外面流浪的乞儿随便给个窝窝头就能够招募过来。

郭岩那时就知道自己有一天也会那样长埋在矿坑中。

他用领到的工钱尽可能换取更多的食物。大部分藏在茅草屋中,然后他告诉妹妹,哪天自己要是回不来,就让妹妹拿着这些食物逃走。

而他自己每次下矿的时候都会带上一点食物藏在衣服里,他不想像那些小伙伴一样无助地饿死。

虽然这点食物也没有什么用处,也许可以在他饿死之前再尝试一下食物的滋味。

这段经历成了他永远的噩梦。即使已经时过两年,他还是经常在夜里被相同的噩梦吓醒。

后来总统将他们救了出来,将这么美的园林改造成学校给他们生活学习。

他知道自己原来就是一颗灰溜溜的煤块,是总统将他们当成了宝。

让他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总统对于他和妹妹的恩德比再生之德还要高。因为他原来的生活比死亡更加的可怕。

现在有时候照着镜子,郭岩都有些不认识自己。以前见到的那些矿主家的少爷,似乎都没有现在的自己体面。

状态提示:第三八九章 少年军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