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帝国时代造反实录>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爵之论
得频频点头,沈墨也心中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得于先生相助,是我的幸运啊。”沈墨由衷赞道。

说实话,他虽然之前当过老板创过业,也平时挺喜欢看书,但是毕竟以前的格局太小,纸上的东西又是得来终觉浅,很多事情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一知半解,朦朦胧胧。

就拿升格这件事来说,他只是觉得该升格了,但是却没有想那么多,没有去想升格后到底会带来那些好处。

但是被于成龙这么一分析,脑子里以前很多没有想过的东西都冒了出来,因此才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那于先生以为,这次升格是升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沈墨继续虚心请教。

于成龙显然心中已经有了腹稿,略微沉吟后道:“主公如今以总镇之名自称,显然已经不够。但是如果直接称王的话,却有点操之过急。毕竟主公现在的地盘还不算太大,如果贸然称王,反而会惹来许多非议,让人嘲笑。”

沈墨点头赞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个朱承平已经用他死成功的创造了一个笑话。”

众人见沈墨又把朱承平拉出来鞭尸,都大笑起来。

气氛一时很是欢乐。

戴文胜插话笑道:“这位‘楚王’殿下最大的价值看来就是给主公贡献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榜样。”

这话又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于成龙见状再次感慨沈墨麾下这氛围是真的很舒服,让他本来还有些复杂的心绪又开阔了一些。

等待众人笑声停止,沈墨看向于成龙,示意他继续说。

于成龙接着道:“自秦统一之后,历朝历代所封爵位都是比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国君爵位册封的。《礼记.王制》规定: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看着众人脸上都有些不解的神情,于成龙简单解释了一下上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

按照周朝分封制度,中央王国位于中间,为王居之地。周边为邦国封地,为诸侯所用之地。王畿以外依次有各方五百里的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

邦国即诸侯国,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等级以外还有诸侯国的附庸国(如滕、芮)和王畿之内卿士的采邑小国(如苏、单)。

王畿封疆方千里,诸侯邦国的封地面积要小得多。

看众人听得还是有点似懂非懂,于成龙继续解释道:“西周初年的时候,诸侯封地很小,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南仅有五十里。封土不足五十里者为诸侯附庸,不直接朝觐天子汇报,也不直接向天子贡纳,即“不达于天子”。”

“而到了周公摄政的时候,扩大了诸侯国的封地。按照周礼规定:“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这段话的意思是爵尊则贡重,位卑则贡轻,五百里的公国要将其所收赋税的50贡献给周王,百里的男国只要进贡25。封在蛮荆之地的楚国,每年只需向周王进贡几车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

楚国虽然在战国的时候国君已经称王了,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但是在最早的时候还只是一个蛮夷之地,国君的爵位只是一个小小的子爵。

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待遇也不同。公爵最尊,侯、伯、子爵依次而降,男爵最卑。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级别管理方面。

上公为九命,侯、伯为七命,子、男为五命。

也就是说,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方面,周王朝依命数对其加以节制。

除了封土面积有区别外,在拥有军队方面,天子六军(12500人为一军),大国三军(上、中、下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在妻妾方面,天子娶十二女,三夫人九嫔;上公诸侯娶九女,一妻八妾;

侯、伯诸侯只能娶七女,即一妻六妾;

子、男诸侯只能娶五女,即一妻四妾。

在典礼舞蹈时,天子用八佾舞(八行,每行八人),诸侯用六佾舞(六行,每行六人),大夫用四佾舞(四行,每行四人),士用二佾舞。

王城方九里,其城墙周长应在1200多丈,诸侯国国都的城墙则不得超过300丈,卿大夫食邑的围墙不得超过诸侯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

在执玉方面,以大小、形制不同,以区别不同爵位诸侯的尊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璧。

至于公、卿、大夫、士,其命数也不同,王之三公为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士二命,诸侯国的卿、大夫、士则依次降级,乃至于不命。

于成龙说着说着就话题扯到有点远了,向众人普及开了当初周礼之中的各种规定。

众人倒也没有不耐烦,听得反而都是津津有味。

不过于成龙自己说着说着意识到了扯远了,急忙打住话题,不好意思道:“一时兴起,扯的有点远了。”

沈墨笑道:“不远不远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爵之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