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合谋>小小男子汉

小小男子汉(纪实

父愿子成龙,作父亲的总是不断督促、勉励、鞭策正在读书的儿子努力上进,刻苦学习,争全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种殷殷期望是天性使然,随处都可见到。反过来,儿子鼓励父亲去读书,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边当学生,一边作劳力,不但毫无怨言,而且干得有声有色,此种情况一般是十分罕见的,这篇纪实的就是在那一段特殊年代发生的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

吴永好天资聪颖,本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从小学到中学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是同学们崇拜的偶像,老师们喜欢的高材生。然而,他生不逢时命途多挫,上个世纪的1966年,他本来考入了一所理想的名牌大学,但史无前例的特殊时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录取通知书变成了一张废纸,上大学愿望也因之成了泡影。他只得回到乡下去埋头‘修地球’。在务农期间,他参加过许多吃、睡都不好,既危险又辛苦的,一般人不愿去的大工程建设,虽然他处处表现优秀,领导上很看重他,曾经有过好多次留用招工的机会。但他的家庭出身有点问题,父亲当过伪连长,他所在的大队‘坚持原则’,常以‘人才不能外流’为借口,卡着他不放。在那个一切都得凭基层推荐的时代,不能得到大队的推荐,他当然插翅难飞,于是,安下心来当起了人民公社社员。风里来,雨里去,这一干,十多年就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农业学大寨’中过去了。

1977年,国家决定恢复高考,这消息象平地一声春雷,震响了整个神州,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一下欢腾起来。高考,成了当时全国最激动人心的热门话题,不但正在念高中毕业班的莘莘学子兴高采烈,摩拳擦掌,连久违教科书的‘三老届’也厉兵秣马,跃跃欲试。吴永好便是其中的一员。

1077年9月,一位在b市工作的亲戚写信给吴永好,说是将恢复高考,要他抓紧时间作准备。当时,吴永好还怀疑那消息不可靠,没有当作一回事,直到10月下旬真真切切从广播喇叭中听到消息,才确信是事实。

当时,吴永好心情十分矛盾,喜忧参半,高兴的是恢复高考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公平竞争机会,搞得好,兴许会改写人生。忧虑的是自己年臻而立,这十多年来,一直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今朝甲工地明天乙工地辗转战斗,数理化之类的书从来无缘再接触,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能考得上吗很?况且自己的父亲任过伪职,纵使能侥幸考上,政审也难以过关。特别是自己有了很重的负担:大儿子强明才满10岁,在小学读四年级,二个小的是龙凤双胞胎,仅仅4岁,这样的家庭条件能允许自己去读书吗?

到底参不参加高考?在吴永好犹犹豫豫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的父母、弟弟、岳父岳母、妻子、亲戚、朋友和年且90的老祖母,经过分析国家形势和家庭情况,都支持他去考试,连他那才10岁的大儿子强明也跟着大人一起给他鼓劲。他终于艰难地作出决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去拼博一回。

他把尘封了多年的老课本搬出来后,从一本书中看到了当年那张已成废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出来展开,一边瞧一边摸,顿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时,儿子强明刚好站在身边,看到了父亲脸上的复杂表情,抓过通知书一看,雀跃着高声说:“爸爸您真行!我早就听奶奶说过,您曾经考上了大学,但国家取消了招生,没有去成,今年,您无论如何要再去考一次,我相信,大家都认为很聪明的您,一定能考上!”

虽然得到了儿子的鼓励,但打开书本一看,吴永好的心又冷了下来,因为发现书本中那些昔日‘老朋友’的脸孔都变得异常陌生了。望着足有二尺来高的一摞书,他产生出一种老虎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的感觉。但是既然端了本,书总得看才行。于是,他决定先将书本全面浏览一遍,建立起一个初步印象。到底是‘故友重逢’,看了几天后,就逐渐理出了一点头绪。慢慢地便能够前后连接起来了,脑子也一天天变得活跃好使,于是他增加了一点信心。

经过几番反复思索,赴考的决心总算定下来了,报考什么科?又让吴永好举棋不定煞费苦心。因为他酷爱文学,喜欢笔耕,拒当时并没有搞出大名堂,仅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类似豆腐块的小文章,但乡亲们都很羡慕地称他为‘秀才’,特别是一些青年朋友主张他去考文科,在他们看来,耍笔杆子才浪漫、潇洒、富有诗意。但是,一些老于世故饱经风霜的老前辈却坚决反对他从文。特别是他父亲和一个因为写文章惹下大祸,正下放在他们那个村劳动改造的姑爷,无论如何不肯让他往那条他们认为是‘危机四伏’的路上走。要求他去学一门能够单独应用的技术。知道他喜欢中医,曾经看过一些中医书籍,并搞过一年多的赤脚医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便要他选中医学院报,说这是最靠得稳的行当,因为人吃五谷,不可能没有一点寒暑之灾。况且,行中医是非常方便的,只要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过硬技术,捏捏病人手腕上的脉搏,在望闻问方面再作一番深入细緻的观察询问,便能诊断出病情,开药处方。这可以说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需要的职业,本事学到了手,哪怕将来又搞什么运动被下放了,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也可以大有用


状态提示:小小男子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