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裂土美利坚>第220章 大反攻
?进攻找死吗?何况,面对巨炮的轰击,整个美军已经乱成一团,大家都只想着跑,还怎么进攻?

所以,詹姆斯.朗斯特抓紧时间向后方发了一封电报之后,就匆忙加入了撤退的队伍……他现在只希望中国人能够多在西雅图呆一会儿,别紧跟着他追上来。因为那样的话美军只会损失的更大。至于撤退到安全区域之后再稳住阵脚反击,朗斯特不认为自己有有这样的机会。中国人已经连岸防炮都拿出来了,肯定已经是底牌全出,这种情况下还不全力追击,争取把他们彻底打败,那就绝对不是一群能够把巨炮留到现在才使用的人。而很显然,对方恰恰就是这样一群人。而且,他的部队在撤,他的炮兵也在撤……炮兵的速度无法跟步兵相比,再没有了步兵的保护,等中国人追上来,两百多门火炮都只会是中国人的战利品。就算那些炮兵得到了他的命令,及时的毁掉了所有的火炮,中国人也同样拥有足够的火力来对付他们……面对这样火力强大的敌人,主体完全是由民兵构成的追剿军根本不可能稳得住阵脚……尤其是他们已经被中国人打败了两次,加上这一次就是第三次,在面对中国人的时候已经很难再鼓起勇气,就算暂时稳住,接触之后也肯定只有战败一途。

朗斯特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把自己当时的分析都写了进去,而事实也证明他确实是正确的,另外,追剿军的遭遇比他当时想象的还要糟糕……

美军一开始撤退,一直躲在西雅图的华工炮兵就开始发威了。借助火力支援,郭金章指挥华工们展开反击……结果,他们一如朗斯特预料的那样,他们先追上了速度奇慢的炮兵,而美军炮兵还没来得及破坏这些珍贵的武器,所以,他们缴获了大量的火炮。而很快,这些火炮就成为了他们对付美军的利器!

且追且打!

朗斯特虽然竭尽全力,却依旧难以抵挡华工们的进攻。

“我当时不只一次想过战死沙场,因为,我面对的明明是一群连民兵都不如的民兵,还有一批菜鸟指挥官,可不管我怎么努力,最终都是失败……上帝,这真是当初打败了英国人的大陆军的后裔吗?希望谢尔曼不会因此而杀了我,因为在我的指挥下,他最宝贝的联邦陆军在这一战损失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詹姆斯.朗斯特回忆录》

……

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追剿军刚刚开到西雅图的时候,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马上就会有胜利的消息;格兰特初战失利,并损失了几乎全部的炮兵,还被后退三十英里,这时候的美国人依旧坚信追剿军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是可能会有一丁点麻烦;詹姆斯.朗斯特率部重新杀到西雅图外围,但在最后进攻之前却受到了流言的骚扰,这个时候的美国人也还是认为他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是可能要蒙受相当的损失,并且还有可能会赔上军事和政治生命……从头至尾,就没有人认为一群华工能嬴。

可中国人偏偏就嬴了。

1881年9月4日,华工“红色兵团”向美军发动反击,初战胜利,之后便一路追击,不给美军以丝毫的喘息之机,9月6日,美军在朗斯特带领下退入俄勒冈北部城市波特兰,之后1个小时左右,红色兵团追至,波特兰市长鼓动市民防御,9月7日,红色兵团炮兵部队赶到,在波特兰城边架起阵地,并炮轰全城,四个小时之后,波特兰市长在满城的大火之中率领全市市民投降,并交出所有武器,朗斯特率美军由城南退走……

9月8日,朗斯特退入俄勒冈首府塞勒姆,休整半天便即撤退。而随着美军的撤退,塞勒姆市民亦大规模南逃,红色兵团到达之时,全市只余不足两千人。

9月10日,红色兵团先前部队追至尤金市附近,受到美军伏击,损失惨重,郭金章等人闻之大怒,率部包围尤金,炮击两个小时,俄勒冈第三大城市尤金成为一片废墟!

9月14日,红色兵团以重炮轰击朗斯特在德雷恩所设防线,两个小时告破,杀伤美军近千。美军指挥官詹姆斯.朗斯特与斯役受重伤,被火速运往加利福尼亚。

9月17日,郭金章率部进入加利福尼亚,并电告萨克拉门托、旧金山等市劝降。

9月22日,郭金章与美军副指挥官托马斯指挥各自部队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城同雷丁再战,因为有炮兵协助,红色兵团再胜,美军伤亡近万,全面溃败。

9月25日,红色兵团抵达萨克拉门托,两个小时之后,萨克拉门托市投降,但请求保留武器。郭金章架炮轰城,不久,萨克拉门托上缴市内全部武器。同日,郭金章命令李阿生率部进攻旧金山,9月27日,旧金山投降,并上缴全部武器。

9月28日,红色兵团进驻圣何塞,圣何塞投降。

9月29日,弗雷斯诺投降。

9月30日,洛杉矶投降。

10月1日,红色兵团突然全军向萨克拉门托收缩,并放弃除萨克拉门托外所有占领城市!

10月3日,红色兵团集中全力,沿太平洋铁路出击内华达。内华达全州震恐,请求谈判,红色兵团没有回应……10月6日,红色兵团先头部队抵达怀俄明地区夏延,怀俄明及其毗邻的科罗拉多州出现大恐慌,人民大量外逃。

10月7日,第二支追剿军终于整备完毕,联邦军总司令谢尔曼亲自挂帅,沿太平洋铁路朝红色兵团迎面而来。

10月8日,红色兵团出现在丹佛外围!

<

状态提示:第220章 大反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