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如果题目是《谢谢》,不看题目首先是看这篇文章,通篇下来是写自己对妻子的原谅,可是到题目一转,却是谢谢妻子每次的转身,题目上面就是一个神转。
也没什么好说的,最终这位的得分是21分,可以说是创了历史的新低了。
另外一位,这位的短篇露的一种青春的奋斗,写这篇的是一位大概十八岁左右的白人小伙纸。然后神采飞扬的说了一遍写这文章的初衷。就好像是演讲一样。
这篇文章的质量明显比上一篇要高很多。这点从导师们的评论就可以完全的看出来,评论是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评分也是很高的比之前一位是高了2.1分。
“我的观点与这位作者相同,青春就好像是一场大雨。就算是感冒了也想要再淋一次。”这次观点相同,应当是可以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了吧。
都是这样想的,可是……
“零分。”依旧是这样的分数。
这完全是在赤果果的打另外三个评委的脸,人家评分挺高的,可是你直接一分都不给,上一个零分是因为方向错误了,可是这篇文章明显要好,方向感也没有错误为什么还是零分?
并且苏释晨自己也说了,观点是相同的。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评分。弗雷不理解,而迈克和李斯特脸色不善。
“虽说与我的观点一样,可是没有写到我想要的那种地步,所以零分。”
这什么理由?没有想要的那种地步就零分?难以理解。
“苏,我不得不提醒了。这个理由不足以成为零分的理由。”李斯特语气生硬。
“李斯特先生,我也不得不提醒你一句,你有你的评分标准而我也有我的,不要用你的标准来衡量我的。”苏释晨甚至后仰靠在椅子上。
“这就是你的评分标准?”李斯特的语气激烈。
“李斯特先生,我并没有怀疑你的评分标准,所以请你也不要怀疑我的,互相尊重,这是基本。”
莫雷斯特短篇评委之间出现如此激烈的争执,这绝对是第一次。
大赛继续,第三篇短篇的评分低于第二篇,因此无意外苏释晨仍旧是零分,有了上一次的实例,所以这一次就要容易接受得多。
有五十篇通过复选的文章,分为两天评选,第一天是三十篇,第二天二十篇以及宣布最佳文章。
一个一个的文章,原本这个节目是有一百万收视群体的,一直都是非常稳定的,这个奖项影响力大是没有错,可就是因为太专业。你想想看就算是爱看书的八零后九零后有多少人会静心看一个这样的节目?
可是苏释晨的加入却产生了一种非常意外的化学反应,在三个评分的严肃评论之中,苏释晨的评论显得非常的麻辣,苏释晨犀利的言辞从《时代周刊》之后再次给米国人一个深刻的影响。
一般的节目之后总的评委一般都是有毒舌存在,可是苏释晨这种评论却算不上毒舌,因为苏释晨丝毫没有在打击作者的语气,可是点评风格却可以说独树一帜。点评的话语经常会惹人发笑,可是在笑过之余却显得非常的有力。这种点评风格受到了一票人的支持,“麻辣评委地称号慢慢被叫起来。
当然麻辣评委这件事情还不是最为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苏释晨点评的三十篇短篇,全部都给的是零分……
ps:本说要补章节的,结果现在越写越不知道怎么写了,完全是在强迫,逼自己写,这种感觉好难,相信大家看得也难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