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丹斯共和国签订的《安克顿条约》很快在帝国的国内国外的报刊上刊登出来,一经发布,立马在帝国周边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无数帝国和国外的观察学者都认为这是帝国将自身影响力扩大到帝国周边以外的地区的举动,这有可能意味着那位刚刚加冕不久的年轻皇帝准备将接下来的目标投向远离本土的海外地区。
不仅如此,国内的一些人也联想到了那些分裂出逃沦落为海盗的恩克兰海军,他们甚至满含恶意地猜测,皇帝做出这样的决定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想要彻底剿灭那些恩克兰海军。
而在帝国周边的某些国家中,他们也同时松了口气,帝国若是将目光着重放在海外地区的话,那他们就可以不用那么担心身边的这个庞然大物将接下来的目标放在自己身上了。
得到满意答案的丹斯共和国副议长并没有在意这个条约登报后引发的一阵波澜,他没有多做停留,就直接带着签订好的条约南下普罗登市,连夜返回自己的国家,想要将这一喜讯告诉给他背后的政府。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的新闻传播速度堪比香港记者的速度,在副议长回到国内的前几天,条约签订的喜讯就先一步传回了丹斯共和国,让共和国政府大为欢喜,尽管军事援助的兵力比他们预想中的还要少,但这起码是一个喜讯——有了这一次开头,他们以后又何愁无法说动帝国投入更多的军事援助?
更重要的是,帝国同意军事援助的消息也能够激励因为连年败仗而士气低落的政府军的士气,政府军现在最大的问题主要还是缺乏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士气低落,他们空有士兵而没有足够的武器,并且也因为战败而士气低落,只能靠着保家卫国的意志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一切暂时和查理没有关系了,因为在消息传到丹斯共和国的时候,距离他大婚的到来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在这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整个希伦斯城的资源都优先提供给了维斯宫,大量的猎人再次进入那冰天雪地之中,在白雪覆盖之下寻找冬眠的野生动物,由于处于反季节的缘故,宫廷收购这些野物的价格会比平时翻上几倍,因此也激发了大量的猎人前往。
也因此,希伦斯城周边地区的野生动物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在来年春天到来以后,该地区的居民就会惊讶的发现,在林间出没的野生动物的数量比去年更少了——这也导致许多猎人在接下来一年的收获也跟着减少。
一个星期很快转瞬而逝,在万众瞩目之下,查理与索菲娅的大婚终于到来。
这一天是1755年的2月1日,天空还在下着毛毛细雪,整座希伦斯城银装素裹,不论是街道还是屋顶,都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积雪,人们踩在街道上,留下一串长长杂乱的脚印。
婚礼的场地就放在维斯宫内,除去跟随查理北上的鲁蒙贵族和外宾外,当地的希尔迪贵族、资产家们也都接受了邀请,除了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外,当地的许多居民也跟着人群混了进来,一起观赏这难得一见的场面。
这场婚礼的重要人物除了查理和索菲娅之外,他们的亲属也都悉数到场,像是查理的母亲梅丽莎夫人和妹妹罗莎以及代替德布拉爷爷的古尼拉叔叔(就算没有这层身份,作为帝国宫相的他也不能缺席),女方的母亲瓦达娜夫人和哥哥海军部长奥莱尔等一干亲戚也都没有缺席。
唯一缺席的就只有查理的父亲,远在恩克兰斯的维克多·克洛斯,作为第五军指挥官的他还要留在当地稳定局势,因此就只能遗憾缺席了。
婚礼的开始是从城墙上部署的数十门礼炮发出的炮声拉开帷幕的,在礼炮齐鸣后的下一秒,军乐队奏响传统的宫廷礼乐,在礼乐的伴奏下,又在宾客们的万众瞩目之下,身着盛装的查理和索菲娅手挽着手,漫步在铺着红色地毯的礼厅之间。
而在他们的前面,三对童男童女各自捧着鲜花、戒指和蜡烛,作为引导行列,尽管他们年纪尚小,且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之中,却都保持着平静,没有丝毫的怯场,落落大方。
下一秒,全场欢呼,所有宾客都在为他们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的婚礼而放声庆贺。
“举枪,敬礼!”
唰——
在队列尽头军官的怒吼声中,站在地毯两侧组成人墙的皇室卫队士兵们纷纷将立在脚边的步枪举起,举过胸前,脖子右拧,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缓步前进的两位新人。
走在这红色的地毯上,感受着无数目光的注视,查理气息平稳,但他仍然能够清楚的感受到他手中挽着的少女的微微颤抖,他能够感觉出来,这是少女临近出嫁前的紧张。
“不要紧张,我就在你的身边。”查理轻声安抚道,他的话就有如一股温和的微风一般吹拂进索菲娅的内心,又好似有着未知的魔力,让索菲娅紧张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
红色地毯一直衍生到礼厅尽头,在两边卫队士兵组成的人墙的后面,宾客们都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两位新人的容颜,人群之中的思春少女们看着那面容俊朗的年轻皇帝,忍不住发出仰慕的尖叫声,她们只恨现在站在查理身边的新娘不是自己,如果眼神能够杀人的话,那么索菲娅现在肯定已经千疮百孔了。
有那么一句话,女孩的一声中在她的婚礼上是最美丽的。这句话用在索菲娅的身上也非常贴切,她的容貌本来就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