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西军分区旺宗的驮马大队,在战役中扩充到了3000驮,驮马大队分为了3路,分别跟随着新1师、2师、3师急进。旺宗带的这一路,随着郭敏敦的新2师,沿印度河向西北行进。进攻斯诺乌山口的英军,得知入侵普兰的英军在巴嘎被围歼后,就向西南拉达克地区的列城退却而去。可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华夏自卫军却反守为攻,一路上追杀而来,英军只得节节抗击,边战边退。郭敏珀要求加入了他二哥的新2师,带着一个先头团打头阵,刚开始时作战较多,后来就变成了追击。副军长王英来电指示:不要追之过急,对面还有1万多英军,以防被反包抄。要一路建立起较稳固的兵站和哨所,并派出精悍的剿匪部队,靖平后方。郭敏敦就将新2师的5个团呈“品”字型稳步向前推进。
英军撤退得很艰苦,郭敏敦他们追击得也很辛苦。战士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5公斤高热能炒面和3个蔬菜自热罐头,加上武器弹药和行军睡袋等,不下20公斤。往往来不及煮饭,就吃一把炒面和一把雪,休息一会儿又向前急进。队伍里有一个后勤总指挥在不停他忙活着,他就是被派到藏西军分区来组建军人服务总社的卜志高,卜志高成了刀郎的好助手,己经被委任为司令部军人服务总社上校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刀郎的工作。他到噶尔基地工作不久,就被王志伟抓了“差”,临时调派到新2师搞战地后勤来了。他每天向军区后勤部报回部队粮弹等物资的消耗数字,然后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择一平地,铺好红白地标,迎接运输机的到来,接下来补充人员,卸下了物资后,又装上伤病员和缴获物资,马上飞回噶尔基地。旺宗的1000驮运输队,紧接着又将人员和物资驮运到各团……
新2师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作战条件要比1师和3师艰险得多。克什米尔中部,现在是皑皑白雪铺地。郭敏敦带着15000人的部队,沿着印度河向西北攻击前进。此时比撤退的英军也好不了多少,后勤补给成了关键,新2师靠着空投和旺宗的1000匹驮马支撑着后勤。英人也有飞机向撤退部队空投物资,但一是量小,二是吉祥战斗机时时驱赶着敌机,所以,英军是饿着肚子撤退,近卫军是饱着肚子追击。在印度河边的久乌登镇,英军布置了一道防线,郭敏珀的先头团,拉上去了大炮,一阵猛轰,英军阵地动摇了,慌忙后退。郭敏珀在前面一路追下去,他二哥郭敏敦则在后面带领大队人马跟进,英军一路上减员达三分之一。郭敏珀他们追着追着,就追到了列城。
列城此时实际上就是印度河边上的一个大镇子,海拔2000-3000米左右。依山傍水,物产较丰,还出产煤炭。交通也比较通达,是达拉克地区的首府重镇。也是英人防御的一个重点。因为列城一失,克什米尔中部就无险可守了。郭敏珀带队到了列城的外围,大桥已经炸断,他隔河相望,只见对岸炮口森森,进攻十分棘手。一直对峙了两天,郭敏敦赶到了。他当即请示了军区,军区派来了两架轰炸机,对列城英军阵地进行了轮番轰炸,掩护北岸架桥。英军的反击十分凶猛,直到第三次,架桥才成功。自卫军从浮桥涌向了对岸,英军不支,只得向后退却。列城被新2师攻占了。新2师利用了列城缴获物资作补给,部队休整了1天后,又沿印度河向西乘胜追击而去。
新2师10天追击出了400多公里,丘陵地带在望了,部队在沿途也才开始有了一点粮食补给。距离吉尔吉特市不远,新2师减缓了追击势头,集结了各团兵力,进行了短期休整,5个团呈“梅花”阵型,又向英军欺身而进。
中路军杨勇新3师,己经和刘二喜新1师在印度喜马偕尔省的西姆拉市胜利会师了。刘二喜则准备西进旁遮普省的卢迪亚纳一带;杨勇新3师准备则继续北上,直取查谟谷地,北上再占斯利那加,与新2师会合。
杨勇学着古人关公夜读兵书,百忙中每晚不辍。他一路上恶补着这一带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7%居民信仰伊斯兰教,20%信仰印度教,还有少数锡克教与佛教徒。7世纪时东半部开始属于吐蕃(今华夏西藏)版图,1242年吐蕃全境并入华夏元朝(蒙古大汗国)版图,元朝在此驻军,为宣政院辖地,从此到华夏清朝的1850年代都是华夏的领土。1830年英国殖民者从印度侵入,克什米尔王公向清朝驻西藏大臣紧急求援,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忙于应付鸦片战争,不想派兵救援,英国殖民者趁机占领了这一地区。但是,清朝中央政府、清朝驻西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都不承认,而且以后历届华夏中央政府都不承认。占有现在克什米尔一半土地的拉达克地区,文化主要受华夏西藏影响,自13世纪起,曾分别为华夏、英国、印度控制。现在拉达克在克什米尔占东边大部分,居民几乎全为藏族。
克什米尔全境多山,大部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8座,华夏和克什米尔之间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中部属喜马拉雅山脉西段,13个山峰超出6000米,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南为查谟丘陵,高度一般在1200米上下,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流贯境内。境内山高水深,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查谟达1150毫米,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