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滇缅行纪>第三三五章 外兴安岭(四)

华夏国防军在远东的进攻战役打响了。第一天,东进的三路共50万人马,一路从赤塔向东进攻到了尼布楚;一路从漠河攻击到了坎库什卡;一路从黑河进击到了列亚。华夏国防军的钢铁大军势不可当,罗刹守军拼力抵抗,实在是不支,于是纷纷向后撤退。

罗刹国向华夏联合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斯大宁紧急派人前来照会。华夏联合政府外交部派出了以副部长苏仁伟为首的一个谈判小组,去尼布楚和那罗刹国派来的彼得洛夫副外长会晤,进行谈判和交涉。彼得洛夫严厉指责华夏联合政府违背了《尼布楚条约》等协定,应当尽快退兵。苏仁伟则严正回答道:“其一,我们从来就没有承认过满清政府,所以他们以前和你们签订的所谓条约,一律没有法律上的溯及力;其二,那些条约本来就是不平等条约,从国际公法上也一直没有予以承认和公认,早就应当作废了!其三,你们以前的国家领导人符拉基米尔依力奇.列林,也曾经提到过那些条约不合理,并答应过沙俄侵占的华夏领土应该归还。可是一直到那秃顶小老头死之前,都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归还我华夏一寸土地,事实证明了他的承诺根本毫无诚意、完全是骗人的鬼话!你们的现任首脑斯大宁更是耍大国沙文主义,不仅不想归还沙俄侵占我们的领土,而且还积极策动华夏外蒙的王爷们谋反,还搞了什么gc国际,鼓动我华夏内部造反,赤旗铁血,让华夏人自相残杀,你们却从中渔利。并还阴谋计划侵占我华夏长城以北地区。由于你们没有丝毫的诚意,对我一犯再犯,我们忍无可忍,就只有用武力收复失地了。”彼得洛夫听罢,大怒不已,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么强硬的东方黄皮猴子和他谈判,简直不能让人忍受,他当然不让。于是,谈判双方就激烈地争论起来。

华夏日报发表了著名评论家滇南生撰写的一篇社论,标题为:《被罗刹人用拳头夺走的土地,我们正在用拳头收复!》。社论指责了罗刹国从沙俄时期以来,就不断地掠夺和蚕食我华夏的土地,欺压和驱赶我华夏百姓。这种侵略行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停止。华夏国防军收复固有的领土,是十分正义的,也是非常应该的;华夏联合政府对被侵占领土的收回,是世界上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的……华夏各个党派和团体也纷纷发出了号召,要求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支持国防军的东进。

美女政协主席宋q龄乘着金丝鸟号专机,不停地飞行在华夏的京津沪宁昆汉渝等各大城市,不断地接见各界人士,以她的巨大号召力,为国防军东进战役进行大力宣传和声援;她的妹妹、政府副主席m龄也频频会见各国公使和各方代表,阐明华夏联合政府的坚定态度,充分发挥出了美女外交的优势,使之华夏收复故土的行动,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江浙财团的掌门人,大姐a龄甚至在资本家中带头向政府捐献了一架飞机,以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三姐妹的拳拳爱国之心,赢得了华夏人们的普遍尊重。

谈判在继续进行,但是,华夏国防军北路军的进攻却一刻也没有停止。陈佳永坐镇在赤塔,听取着各方的汇报,研究着大量情报,掌握着战役的动态。冯玉翔总长成了他的高参,带着一个参谋班子日夜不停地忙活着。冯总长建议北路军应当一鼓作气,迅速攻占远东以东和以北地区。至于罗刹国有什么反应,根本可以不理,让苏副部长去慢慢和他们谈着就是。从军事方面看,贝加尔湖以西有李锐的第16集团军和胡永宏的骑兵第2军25万人马挡着;而西藏军区的赵林第9集团军15万人马,己经北进到了新疆西部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巴尔瑙尔一带,并且完全控制住了新疆。那罗刹国从西部派出的援兵是越不过那两道“坎”的。陈佳永听了,大为赞同。道:“那原南京政府派驻新疆迪化的盛世财,他狗日的一直有亲罗刹国倾向,想借罗刹国之势力,与内地抗衡,跟那以前西藏的达籁一样,搞独立王国,联合政府成立后,他一直阳奉阴违,甚至想逃到罗刹国去,老子叫韩平把他捉了,让他龟儿子在劳改农场里好好种棉花。西面没啥大的问题,那我们就一心一意从东边把罗刹毛子赶下海去吧。”

杨勇带着东进司令部前移,驻到了亚克萨镇。当年罗刹毛子就是从这里向清庭的军队开始进攻的。清庭派来的3000多人的军队,愣是没有打赢几百个手持快枪的毛子。于是一步输,步步输,直至输去了大片河山。杨勇在镇子里转了转,感觉很是一般。只是这个镇子被罗刹国改了名称,叫做什么斯科沃罗丁诺,让人感觉很别扭和很不爽。杨勇立即命令:所收复之地,立即恢复为我华夏的老名称。

北路军东进大军严格执行了华夏联合政府北方行政区发布的安民文告,一路上边打边抚,稳定了新区的局势。行政区的管理人员也紧跟了上来,迅速建立起了一个个地方政权;国方军武警总队司令员李建秋从各地抽调了5000名干部,到新区组建军分区,迅速建立了北方军区地方部队和民兵组织,维持治安和进山剿匪。

华夏国防军先头部队的坦克和装甲车沿乌第河向东急进,一周以后,一举攻占了东部北海(鄂霍次克海)湾的丘米坎和安提坎两个海港小镇,将远东地区一南一北割裂开来。

35装甲军1师的3个坦克团,是这次东进的先锋。师长叶齐邦,是装甲兵学院毕业


状态提示:第三三五章 外兴安岭(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