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我来赞助3000万
方老爷子犹豫的说道:“对于老沈这个同志我还是了解的,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加入了我党的工作,他会同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开辟国际航线的规划;并亲自主持每次国际通航谈判的准备工作。他善于依据中央的精神,制定出几种供选择的谈判方案,以应付形势的变化,作到主动、稳妥。他总是占有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的信息,所以无论是向总理或其他负责同志汇报,他能作到胸有成竹。他参加和主持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通航谈判。他善于驾驭谈判,在棘手的谈判中,通过曲折迂回而最终达到目的。连他的谈判对手都对他高超的谈判艺术十分钦佩。”
刘双禧见老爷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不由得叹气道:“方爷爷,我理解你们在那个时代建立的战友感情,可是你想想,现在寄希望于外国人,搞什么‘先花重金引进,再消化吸收的’套路,最终结果就是钱花了,时间浪费了,最后被人抛弃了。咱们直白的说,西方国家会这么好心让华夏在航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么?”
这句话把方老爷子惊醒了,可还是解释道:“双禧,可是老沈最近刚被当选中央委员啊,就算他的思路有问题,本身不能出偏差吧?”
“方爷爷,我想你们应该对他做过一些调查吧,好吧,姑且在他这个人身上找不到什么证据,看看他的子女现在在哪,他的家人现在在干什么吧。”前世刘双禧对华夏大飞机的波折还是比较清楚的,这个沈局长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而且很有可能是“裸官”的先行者之一。
方老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好吧,不知道他老沈得罪你什么了,明早我就安排人进行调查,如果有问题立刻通知董老那边及时介入。”
既然方老爷子这么说了,刘双禧暂时也不好纠结什么,不过在随后的几天里,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对运十这部华夏大飞机的先行者进行了一番了解。
早在71年4月,运十飞机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了,次年1月叶老和李老先后听取了汇报并且原则上批准了设计方案。同年8月由全国航空界知名的专家、教授参加的总体方案会审会,再一次从技术上肯定了运10飞机的设计方案。1975年基本完成全机设计工作,共设计图纸14.3万标准页,编制技术条件211份,提供技术报告789份,开展各类课题研究171项,编制并应用计算机程序138项,编写各种技术手册约200万字。1978年11月,第一架飞机全机静力试验一次成功,1980年9月,第二架飞机首飞上天一次成功。
结合刘双禧前世的记忆,最终对运十做出了六点总结:
1.有较好的安全性。选定美国的far-25作为运10飞机的设计标准,从而为确保运10飞机安全、可靠的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运10习和分析了参考机的设计经验;对于国内尚未成熟的成品和设备,包括动力装置,一律装用国外先进产品,这些都是保证飞机安全的成功之路。
2.有较好的速度特性。运10飞机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尖峰翼型。其阻力发散马赫数为0.85,优于波音707的0.84;最大巡航速度为974公里/小时,高于伊尔-62和波音707飞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运10飞机远航程气动效率最高的马赫数为0.79-0.8,也较波音707高。
3.有较好的经济性。民用飞机的经济性涉及较多的因素。据一般统计,在直接使用成本中,燃油费用约占40%,经理论计算和试飞实践表明,运10飞机的座公里油耗均较伊尔-62和三叉戟飞机为低,而与波音707的相当,运10飞机的上座率只要达到60%,即可回收燃油费和飞机折旧费。
4.有较好的机场适应性。运10飞机在国内航线使用时,飞机的载荷等级数(lcn)为48-56,较三叉戟的62-64.5为低。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的机场条件下,运10飞机可以使用的国内机场有35个,而波音707和三叉戟仅为10个,同时由于运10飞机的推重比大,单发升限可达9500米,很适合飞西藏地区。
5.有较大的使用伸缩性。运10飞机最大燃油量可达51吨,而且机舱容积较大,这就提供了使用伸缩性的余地。即机舱装客、货多时,燃油可少些;航程飞短些;反之,多油少货可飞远航程。运10飞机飞国内航线,当商载21.47吨时,航程为3150公里;当商载为5吨时,航程可达8000公里。
6.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运10飞机如改装先进的cfm56型发动机,将使燃油消耗率下降20,大大提高经济性,噪声水平也大大降低,可满足far-36的第三阶段噪声标准要求。如果加长机身3.5米,则可大大提高装运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如在机身左前方开一大口,则可改成客货两用机,也可用于军用运输。
随着方老爷子的调查,民航总局的一场惊天大案浮出了水面。调查中,有明确证据显示74年至75年间美国某位驻华使节曾和民航高层有过非正常接触,而该使节回国后出任的职务恰恰是cia局局局长,必须有特殊功勋的,这个调查结果出来后,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随后在董老带领的纪检部门在调查中发现,民航的沈姓局长子女通过非正常手续去了美国,而该人又有移民加拿大倾向,在深入的调查中发现一笔该局长解释不清楚的巨额财产。
在这案件发生之后不久,刘双禧对运十飞机的六项总结也陆续摆上了邓老,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