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国势>第111章 短兵相接
能让小鬼子碰头。”

“有你这句话就好。务必给我坚守24个小时!”

随即,刘德裕要通了2营长贾丰沛的电话,正是在后者的指挥下,11师打响了对日抗击的第一枪。

“1营马上就要撤下来,明山阵地的防御就看你地了,我在师长面前打了包票,不要给我们33团丢脸!”

“团长,您放心吧。完不成任务您把我脑袋拧下来当夜壶……”在作战到如此激烈的时候,贾丰沛居然还有心思说两句玩笑。

“我可告诉你,1营、3营都打得筋疲力尽,需要休整和补充弹药,6个小时之内只能靠你自己想办法, 等一会团指挥所也将前移到明山。师长下了死命令,明山说什么也不能丢,鬼子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碰头!”

“是!”随着贾丰沛干脆的领命声。最为艰苦、激烈的明山保卫战开始了。

从地势上说,明山较将军岭更为靠近纵深,地势也更为险要一些,蜿蜒近15里,分别有东西两个主峰对峙而立。西面的主峰稍高,东面的主峰控制范围更为宽广。从地形上说,正面推进的鬼子从崂山湾登陆后,只要攻克明山。前往鲁东腹心就没有什么可以扼守的屏障了,从南北两侧迂回地鬼子若想继续推进,也不能置明山于不顾,否则随时面临被侧击地危险。明山的位置既然如此重要,自然是敌我双方争夺地焦点。

在接到撤退的命令后,1营在营长的带领下向当面之敌发起了猛烈的反冲击,一方面是为了混淆敌人视线,掩饰自己的撤退意图。另一方面则也是出于争取时间,掩护部队伤员地撤退。在大为的指挥下,1营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所有的火炮以不计成本的方式铺天盖地向鬼子地头上砸去,大为带领由数挺轻机枪的尖刀排向鬼子发起冲击。

对面的46联队刚刚被打退了第11次进攻,联队长正大发雷霆,希望借助舰炮火力再度向国防军进行覆盖射击,冷不丁1营的反冲击杀到。大批整装待发地鬼子猝不及防。被猛烈的炮火劈头盖脑地炸成了傻子,尖刀排以锐不可当的态势。狠狠地冲进了敌人的心脏,随即大量的人马涌在一起进行厮杀。

鬼子对国防军的情报搜集一直不遗余力,对国防军不注重白刃战能力训练的特点也有所了解,因此本来还有几分窃喜,认为这是一举消灭当面之地的好机会,一交手才知道远远不是这么回事。确实,和国防军绝大多数部队一样,1营并没有对白刃战能力加以特殊训练,特别是和崇尚武士道精神和格斗训练地日军比较起来,更是处于明显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1营没有短兵相接的能力,恰恰相反,国防军更为崇尚用小组配合和火力进行近距离接战。

战斗通常以轻机枪为核心展开,国防军最为熟练的战术就是首先用进攻手榴弹开路(投掷距离远,爆炸弹片扩散面积相对较小,对投掷者本身比较安全),围绕机枪手的步兵纷纷投掷出自己的手榴弹,或是炸死、炸伤敌人的有生目标,或是干脆将其压制在地上动弹不得,随即,不等敌人反应过来就用轻机枪横扫,间或用步枪进行“查漏补缺”,两军短兵相接时一般距离只有35米到40米,此时日军士兵的第一反应是给步枪安上刺刀,然后按照步兵操典的要求退出枪膛里地子弹准备格斗,虽然这只是短短几秒钟地时间,却大大有利于格斗小组的先发制人,很多日军士兵刚刚换好刺刀,还没来得及退子弹,就已被手榴弹地弹片击中或者被机枪火力击倒,甚至被环绕机枪手的步枪撂倒。据说日军战后总结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华军狡猾大大的,拼刺刀前又扔手榴弹又开枪,完全没有武士道作风。

日军手中的三八大盖虽然精良,枪身也较长,但在火力面前也是无用的烧火棍;日军此时也拥有不少机枪,但都属于粗笨不堪、难以快速移动的重机枪,且顽固恪守着机枪用于防御作战的落后思想,轻机枪数量远远逊于国防军,故而在50米距离内的短兵相接极为吃亏。因为此时对于战场的要求已不是精确打击,更不是日军一直吹嘘的武士道精神,而是强调火力覆盖和单位时间内弹丸投射量的多少,国防军虽然在白刃战上相对薄弱,但并不意味着其短兵相接能力的低下。甫一交手,日军大大吃亏,竟让华军硬生生撕开一个宽大的缺口,场面混乱不堪。

不过,虽然将敌军队伍搅得七零八落,大为却有自知之明,这次的反冲击声势虽大,却已是1营最后力量的迸发,无论体力、精力还是弹药都难以支持部队继续冲击,而且,一旦鬼子醒悟过来,抄了队伍的后路那大家可就全部报销在这里了。因此,他虽然率领尖刀排冲在前头,却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整个战局动态,见便宜占得差不多了,立即指挥部队往回收,最后终于在敌人彻底醒悟过来之前安全撤到了明山主防御阵地。

对面小胡子联队长也是有苦说不出,方才的一番乱战让46联队损失惨重,部队也陷于混乱之中,重新整队起来颇为花费了一番功夫,而且还让狡猾的支那部队趁机溜走了。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将军岭的阵地落入了46联队之手,国防军来不及运走的一批火炮和重机枪都留给了鬼子,这让原本有些丧气的小胡子又恢复了信心。在上报神尾的电报中,他不无吹嘘地将战斗过程描绘了一番,重点渲染了对面敌军的“英勇”与“顽强”,夸大其词地描述了敌军的损失和受打击的程度,对


状态提示:第111章 短兵相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