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术有二个流脉,一是以八卦为基本符号的“易”,源于龟甲兽骨占卜;另一个是以天干地支为基本符号的“术数”,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
卜和筮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种术数活动。
在伏羲年代,可能已经有了占卜的行为。更确切地说,也许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行为,一种心里决定、决策行为,在两者或者多者之间选择一种作为结果的心理行为。这种选择行为我们现在人还每天、时刻都在使用着,在两者或者多者之间作一种选择。
史载最早的卜的资料,是商周时代刻有卜辞或占卜符号甲骨。当时人们决定重大事项之前,都要用火灼龟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据灼开的裂纹来推测人事的吉凶,这种占法,古代称为龟卜。古代设有占卜的官员,很牛比的官职。
《系辞》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此即是蓍草之占卜法。
用5o根蓍草,用手随便一分,看是单数还是双数,连续三次为结果。无论分多少次,最后的结果只有八种。有人认为这是八卦的来历!
阴历一年354天,一个阳历年365天,差11天,故每三年需加一个闰月,五年需加两个闰月。所以上述四年(阴历)里需加一个闰月。四年(阴历)后,第五年需再加一个闰月。这样一来总共5o个月,这5o个月就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来历。
《大衍筮法》是根据河图里面的数演变而来。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地的五个单位里面的数相加,一共有五十五个数,取其整数五十用来筮占。
《大衍筮法》中用来筮占的工具是一种多年生的蓍草。传说蓍草为稀有植物,全国仅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再就是太昊伏羲陵。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每年只长出一根茎杆,百年后才会百茎丛生,才可用为算策。据说只有具有深厚阅历有才能的人使用才会灵验。
《大衍筮法》取其天地之数中的整数用来筮占,也就是五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系辞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先!取出一支放在一边,象征太极。
剩下的四十九支一分为二,分成两份,象征两仪。一边象征天,另一边象征地。从地的一边拿出一支放在靠近天的一边,象征着人!象征天地人三才!
然后!从天的一边开始,除以四。四象征四季,所以除以四!余下的数量是四的话就余四,放在天的这一边,象征闰年或者闰月!
然后!从地的一边开始,同样除以四。余下的数量是四的话就余四,放在地的这一边,象征闰年或者闰月!
经过如此演算,会出现这样地结果:天数余一的话,那么!地数就余三;天数余二的话,那么!地数就余二;天数余三的话,那么!地数就余一;天数余四的话,那么!地数就余四。天地之余数相加不是四就是八!加上放在一边象征人的那支,就是五或者九。这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些数都出现了!
余数象征闰。一只手的余数表示闰月,两只手的余数合在一起象征再闰,或者说是闰年。
一爻的形成需要经过四个步骤而形成。一、分两仪;二、挂一,确定天地人中人的重要地位。三、除四;四、归奇。这四个步骤,也就是叫“四营”。这只是完成了一次的变化。一爻是要通过三次变化才能确定。一卦一共有六个爻,所以说要经过十八次变化才能形成卦。
《大衍筮法》中的一爻是要通过三次变化才能确定。第二次第三次相同,在第一次的基础上,不再用第一次用下的余数,也就是刚才余下的奇数或者偶数。而是只用整数!也就是最多的那些数。把它们合在一起,再经过四个步骤而形成。一、分两仪;二、挂一,确定天地人中人的重要地位。三、除四;四、归奇这四个步骤。第二次第三次相同,余数加上“挂一”的数,也就是代表“人”的那个数,结果一般是这样地:不是八就四!
经过三次的演算之后,就可以确定初爻了。经过三次演算,一般会出现样的结果:九和八、五和四这几个数。九和八算大数,四和五算小数。三次的结果如果是两个大数和一个小数的话,那么!就是少阳。用阳爻来记录。如果是两个小数一个大数的话,那么!就少阴。用阴爻来记录。如果三个都是大数的话,就是老阳,用阳爻来记录。如果三个都是小数的话,那么就老阴,用阴爻来记录。
一卦一共有六个爻,所以说要经过十八次变化才能形成卦。
《大衍筮法》对乾卦和坤卦,以及六十四卦的解释。
乾卦是由六个阳爻组成,阳爻代表的数是九。六乘以九等于54个数。每爻是经过《大衍筮法》演算而来的,是通过除以四而得来的。所以!54再乘以4就是216。
也就是说,乾卦的六个爻是从216个数中选出来的。坤卦是由六个阴爻组成,阴爻代表的数是六。六乘以六等于36个数。每爻是经过《大衍筮法》演算而来的,是通过除以四而得来的。
所以!36再乘以4等于144。也就是说,坤卦的六个爻是从144个数中选出来的。乾卦和坤卦共有36o个数,正好代表着一年三百六十天。
《易》分为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