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摊牌了:我是重生者>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古黄……

在林二降临陆小凤世界第七天的时候,天子忽然召开内部会议,参与该小会的老、锦衣卫指挥使、东厂厂公、京营总督勋贵代表英国公等人。

该会议之后,天子敕封长空道人为国师,并建立国师府,命锦衣卫指挥使青龙、东厂厂公曹少钦、西厂厂公雨化田服从国师指挥。

并任命国师,全权处理江湖事宜。

一方面国师府只是处理江湖事宜,一方面国师府动用的力量都只是天子私人武力,再加上内阁诸公和六部尚书的配合,这道圣旨倒也没有引起多达的关注。

没有被封还,顺顺利利的成了合理合法的圣旨,翰林院的翰林学士亲自书写,司礼监用印、内阁用印,一应流程全都具备。

国师府成立之后,长空道人就开始研究大内密藏,摆在她面前的是残缺不全的永乐大典。

物质世界的永乐大典,是明朝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编撰出了那么一部囊括各行各业的超级百科全书。

想到永乐大典,一直以来都在保持沉默的长空道人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永乐大典可能就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了,比少林的易筋经、七十二绝技、金钟罩、童子功;武当的两仪神剑、太极拳剑、流云飞袖;华山的清风十三式、紫霞功;西门吹雪的剑法、叶孤城的天外飞仙等等神功绝技,都要更有价值。”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的价值,都不是一个层次的,前者远超后者。”

永乐大典是什么?

是朱棣时期,朱棣召集全大明的聪明人、学问人,动用举国之力,花费数年时光,数易其稿,才编撰出来的一部超级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的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也就才一百多人,但这一百多人起码也是举人出身吧?甚至说不定就是当时的翰林学士、庶吉士们联手编撰。

足足编了一年,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自己看了之后非常不满,就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从一百多人,慢慢的扩增到了三千余人。

最终于永乐五年定稿,朱棣看了之后,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全书共两万多卷,光是目录就有六十卷!

这才是真正的‘绝世武功’!

给你六十本书,告诉你这是诸夏文明大成的成果,只要彻底学会这些书籍中的内容,你就是大夏文明的传承者。

然后你看了看六十本书的厚度,认真的道:“整整六十本啊,我估计得花费数年时光才能精读才能读透。”

然后就有人认真的告诉你说:这六十本只是目录,真正的正文共有一万多册,约三点七亿字。

“永乐大典的价值意义自不必所说,但可惜就是太过有价值了,以至于刚成书就有人前去偷窃,几乎每一年几乎每一个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此书的,都会想方设法的偷。”

知识到底有没有价值,古人是看得很清楚的。

尤其是这种举国之力才编撰出来的超级百科全书,可能其中的某一本书记录的知识,应用的好了,就能让子孙受益匪浅。

你偷一本我偷一本,大家闷声发大财,然后遇到战乱之时,就直接一推二五六。

这些书不是我们偷的,是毁于战乱,绝不是我某某人趁着战乱来临的机会,一口气偷了几百本书回家。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明代之前的典籍,古人费劲心力所书写出来的著作,都失传了。”

古代写书,那是一件相当荣誉的事情!

在很多人的眼里,出书一件可以名留青史光宗耀祖的好事儿,那个时候的书籍,真的是写出人的心血之作,可能一辈子就写那么一本书,自然是字斟句酌,一字一句都是他们用了心的。

而到了现代嘛,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出书,出书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阔、包括万象,这本身当然是很好的。

但这种行为也导致书籍在人类心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书籍本身的神圣性也因此而消失。

“比如说墨家的传承,基本上都被儒家给毁掉了。名家的传承,可能是被统治者毁掉了。”

“时至今日,我们并不清楚这数千年来到底有多少哲学著作或者其他某些方面的著作被统治者以及儒家士大夫毁去。”

“我们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本有价值甚至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启发意义的典籍,被毁于战火之中。”

“而永乐大典就是这么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里面收录了明朝及其之前的九成以上书籍。而且,都是精华。”

一般的书籍,也没有资格被永乐大典收录。

“而且,由于此界是存在武功这种超凡力量的,所以此界的永乐大典,除了古时的典籍之外,还收录了大量的武功秘籍。”

但凡被永乐大典收录的,无不是当世一流的存在。除了各大门派嫡传弟子修炼的功法之外,就连掌门修炼的镇派绝学也是有的,甚至连失传已久移花宫绝学明玉功、铁血大旗门绝学嫁衣神功都被朝廷给挖出来了。

据说是姚广孝这位天下第一,亲自征召天下的土夫子挖金校尉们联手挖坟,一口气挖了不知道多少前辈高人的坟墓,才把这些失传已久的绝学挖了出来。

据说连魔教十神功、圆月弯刀、魔刀斩、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还有王莲花、沈浪、李寻欢等前辈高人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古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