觞纤云没有力气同寒亭玉再争辩什么,看了他一眼后就走了。
寒亭玉和应清许慢悠悠的走在街边上,街上还有些明明媚媚的灯火。河堤岸边有人在放河灯,也有人在放孔明灯,目的都是为了祈福。
人群三三俩俩的结伴而行,笑着,闹着……
“人已经安全离开京城了,由我的人护送半月后就能抵达中洲。”
“行,你办事我还是非常放心的。”
两人穿过大街,沿着河堤岸边走,脚步缓慢。河上的水在明灭的灯光影射下,能看出被夜风吹得波光粼粼。
“三日后,我即将离开京城去西南。”寒亭玉突然停下脚步,于夜色中看着她。
“嗯,无论你是去做什么,都要小心。”应清许笑笑,又说了一句:“我在京城等你回来。”
寒亭玉上前一步,抱住了应清许。
温柔又缱绻,“好,等我回来。”
此时今晚的月亮恰好立于河边正方上空,照亮了两个相拥的人。
三日后,寒亭玉于晨光熹微中离开了京城。
寒亭玉离开京城后,应清许依旧如往常般白日在自己府上终日闭门不出整理古书,到了晚上就去安阳王府睡个觉。
如风依旧留在京城保护他,他和眠眠两个人打打闹闹的给应清许也是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寒亭玉离开的十日后,应清许历经两个月终于将先生给她的古书整理好并且修撰完成。
但是,在整理完成后她发现了有不同并且很奇怪的地方。
这些古书都是前朝皇室中拿出来的,将这些古书依照一定的翻译顺序合着先生之前整理好的,就能发现这你整理出来的是一本凝聚了无数个朝代更迭兴衰的评价与反思。
“原来是这样……”应清许看着自己手上整理出来的那本暂时命名为‘无名’的书,忽然就明白了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完成前朝皇帝的命令了。
这本书,确实是集合了古往今来所有文人最精粹的思想,治国之道…
若说这本就是‘经世定国策’的话,也无可厚非。但思想毕竟是前人根据历朝历代的兴衰创造出来的,可以作为参考,但绝不是能成为得之可兴天下的奇书。
应清许将那些书和自己整理的这些书锁在了一个箱子里,历经两个月她终于算是完成了先生的临终遗愿,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恰逢唐婉容邀请应清许一起去泛舟游湖,应清许欣然答允了。
今日天气晴朗,凉风习习,阳光明媚而不热烈,吹气的风都带有属于秋天的气息。
应清许和唐婉容坐在画舫中,吹着湖风,赏着秋光美景,喝着清酒,吃着水果,好不乐哉。
“阿许”唐婉容唤了她一声,应清许睁开了闭着的眼镜,看过来,“唐姐姐,怎么了?”
“你看——”唐婉容指了指她们旁边的,应清许这才发现她们画舫的旁边停着另一艘画舫。
应清许顿时眉头一皱,这人的画舫这么大,停在哪儿不好,偏停在她们旁边。眼下这艘大的画舫一堵,旁边的景色就看不到了。
“唐姐姐,咱往那边去。”
“嗯”
唐婉容刚想吩咐自己的小厮将画舫往那边划,就听旁边画舫上有声音响起。
丝竹声,还有一些人语声。
“哟,这不是应清许吗?”
应清许觉得这声音十分的耳熟,抬头看去,果不其然看到了礼瑶和秦玉。还有许多的见过的没见过的她们二人的小群体。
应清许懒得和她们说话,让小厮刚忙快些将船划走。看见那一群人,着实有些闹心。
但那些人像是偏要和她作对一样,她的画舫往哪儿走,那艘装载了许多人的画舫也随着她们的画舫移动。
应清许观光的心情,都被这些人活生生的搅没了。
“唐姐姐,我想吃清雅茶馆的糕点了。”应清许撒娇的看向唐婉容。
“那好,我们去吃。”唐婉容也看了出来应清许是不想理那群人。
画舫靠岸后,那艘画舫却没有跟过来。依旧停在湖中央,载歌载舞。
应清许着实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再次遇见沈九思。
湖边有一处凉亭,沈九思就站在凉亭里一身白衣看着远处湖光山色。
要离开这里就必须经过凉亭,应清许心想反正两人不认识直接走过去就好了。
在路过凉亭的时候,沈九思看了过来,而唐婉容和沈九思点头示意。
沈九思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应清许,在应清许经过的时候,他突然开口说:“小师妹,好久不见。”
应清许觉得此时脚有千万斤重,不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抬不动脚了。
应清许背脊僵硬,转头看向沈九思。沈九思依旧如记忆中一样,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但应清许却觉得眼前人的笑容如毒液般令人恶心害怕。
“师妹不打算与师兄叙叙旧吗?”
“阿许,你认识这位公子?”
应清许强压住自己心中的波涛汹涌,牵起一抹笑容,“嗯,唐姐姐你先去和哥哥去吧。我在这和朋友叙一叙。”
明明没有谈起过要和应清晏一同去清雅茶馆,但应清许却是这么说了。
看着应清许和沈九思,唐婉容心思婉转。
“好我和应大哥等你。”
“小师妹,来。”
应清许和沈九思就相对而坐坐在凉亭里的石凳上。
“很可惜,这里没有小师妹爱吃的糕点。”
应清许寒着脸,冷声道”
“其实也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