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满唐华彩>第311章 道姑

第313章道姑

见过了王忠嗣,李隆基感到有些乏了,想小憩一会又担心影响夜里睡整觉。往常倒无这种困扰,近来却是因南诏叛乱牵扯了他太多心神。

对此,他观戏时便与杨玉环抱怨了几句。

“朕缵帝位三十载,励精图治,造此盛世。今四海会同,天下无事,朕将国事托付于李林甫,本当他是可靠的,闹出这等乱局,要朕亲自收拾。”

杨玉环道:“故而三郎罢了李林甫,任张垍为相,他打理朝政,不是一切顺利吗?”

李隆基此时颇放松,摇了摇头,道:“朕之所以想到用张垍,与你那义弟有关。”

“为何?”

“自是因朕念着太真,愿意用你家的人。”李隆基笑道。

“才不信。”杨玉环嗔了一声,转过头去。

李隆基没有说出来的是,他任用宰相有一个最重要的要求——能制衡太子。

当时,张垍与薛白走得近,这让他一度以为,张垍知道当上宰相之后该怎么做。作为宰相,该懂得用王忠嗣尽快平定南诏,也该懂得与东宫撕破脸。

他故意答应把郡主许婚给安庆宗,一则考虑到这桩婚事于大唐社稷稳定有利,而以安禄山的忠心并不会因儿女婚事而倒向东宫;二则,也是给张垍一个攻击李亨的机会。

若张垍够聪明,就该使人弹劾东宫意图交构边镇大将,敲打王忠嗣、安禄山,巩固宰相权威,同时表明与东宫势不两立的态度。

这就好比,当年他故意给韦坚、皇甫惟明亲近东宫的机会,试探他们,亦试探李林甫。李林甫就做得很好,一纸罪状表明了愿为圣人制衡东宫,请圣人高枕无忧。

“高将军。”

“老奴在。”

“张垍有奏折到吗?”

“没有。”高力士应道:“但右相上了一道奏章。”

李隆基看了眼李林甫的奏折,果然是反对以郡主嫁安庆宗一事,又隐讳地提及安禄山之所以举荐王忠嗣,或是与东宫有所勾结。

看罢,李隆基轻叱了一句。

“小人之心。”

但他心里想的是,还是李林甫在制衡东宫之事上用得顺手啊。

如此,他才能安心赏歌舞、洗温泉,不必担心下一刻就成了太上皇,但李林甫愈发老迈昏庸了,观其与张垍相斗,斗到最后,只看到李林甫接连败退,被啄得一地鸡毛。

一个胜在能理顺朝堂,一个胜在知圣心,难以决择。

杨玉环观了一场戏,回头看去,见李隆基心思根本不在舞乐上,便吩咐台上的优伶暂时停下。

“圣人既心不在焉,可要先去理国事?”

“无甚国事,朕擅用人,不理琐事。”

“那,”杨玉环想了想,笑问道:“玩捉迷藏可好?”

说来,捉迷藏之所以叫“捉迷藏”,是因她与李隆基玩时从不相让,她身上常挂着许多个香囊,每每拿香囊迷惑李隆基,将他引开,不让他捉到。

她之所以宠冠六宫,从不是多善解人意,而是她爱玩、有趣。

平常,李隆基喜欢这种奇新,最近却觉得太累了,叹道:“今日玩不了。”

他方才提到了薛白,本有心试探杨玉环是否会顺势替薛白求官,见她根本就没在意,他反而肯多与她谈谈。

“对了,薛白小儿,倒是既能办事,又明了朕的心意。”

“圣人忘了?上元节他还顶撞了圣人。”杨玉环道:“这义弟与我性子一样,可不会说好听话哄人。”

“忠言逆耳啊。”

时隔两个多月,李隆基终于如此评述了一句,看起来很有明君的气度。

侍立在不远处的宦官吴怀实眼皮一抬,瞥着这一幕,却是心中暗道贵妃每次只不经意地回护她那义弟一句,却是让圣人连薛白的忤逆之罪都原谅了,还亲自去其婚宴……可莫忘了,这位贵妃一向是悍妒直率的性子,何曾这般小心翼翼过?

吴怀实正这般想着,便听圣人道:“召薛白来觐见。”

“奴婢这便去。”

~~

吴怀实出宫后先打听了一番,听薛白成亲没几日,已开始到御史台视事了,遂赶了过去。

他不让人通传,直接走向薛白的公房,推开门。

薛白正在专心写着什么,听得开门声,转头看来,眼神有些警惕。

“见过薛郎,可是在弹劾谁?”吴怀实笑着,上前问道,一副亲近作派。

“吴将军。”薛白见到他也很欢喜,笑着相迎,应道:“只是在整理些药方。”

吴怀实目光往纸上看了一眼,大概见薛白写的是“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等药材以及份量,倒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薛郎这字写得真好……接圣人口谕,召殿中侍御史薛白,觐见。”

薛白连忙整理仪容,领了圣意,之后问道:“敢问吴将军,今日是?”

“旁人若问,我定不敢通风报信的。”吴怀实四下看了一眼,小声道:“但薛郎既问了,那只好透些风。”

“吴将军待我义气深重,我铭记于心。”

“是薛郎值得相交。”吴怀实道:“圣人怕是想让你去提醒张驸马一些事。”

他点到为止,知薛白懂得要怎么做。

总之,因这一句提醒,两人关系更进了一步。

……

李隆基是在勤政楼见的薛白,杨玉环并未在侧,可见,要问的并非寻常事。

但他的姿态却很随意,手里还端着杯酒。

“伱既不愿迎娶和政郡主,却关心她


状态提示:第311章 道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