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在挣扎着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最后一段,建安十八年的冬天是个特别寒冷的冬季。
滴水成冰,呼气成雾。许都城很多的上了年纪的人熬不住这年的天气,在一番挣扎后,或不甘或留恋或释然地离开了人世。
管婴抱着一件外袍,摇摇晃晃地迈着小步子,跑到自家府邸的大门前。他要去给他的祖母送件外衣过去,爹爹说: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照顾好母亲和祖母。娘亲说:婴儿要好好孝敬祖母,祖母是个可怜人儿。
小管婴不知道可怜人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从他有记忆开始,他的祖母好像就爱干一件事——站在门外,不厌其烦地向着北方翘首以盼。
“祖母……祖母……”管婴嗓音稚嫩又好听,带着孩子特有的柔软和甜糯,一声声地唤着门外伫立的白发妇人,“祖母,娘说天冷,祖母要加衣了。”
被他叫到的公孙琴回过头,看来人是管婴以后,公孙琴柔柔地笑了笑,把衣衫接过,拍拍管婴的脑袋,面容和蔼慈祥地赞道:“婴儿真乖。知道疼祖母了。”
管婴握着小拳头,重重地点点头,一本正经地回答:“那是当然。孙儿长大了!”
公孙琴笑眯着眼睛,弯下腰吃力地抱起管婴,不知是在自语,还是在跟人说:“是啊,婴儿都长大了。就像迪儿一样,要开始启蒙学字了。”
管婴偏头看着自己祖母:“祖母,你在跟谁说话?”
公孙琴头抵着管婴前额:“祖母自己说说罢了。”
管婴挠挠头,困惑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祖母。良久后方道:“祖母,外面冷,去房里说吧。”
公孙琴闻言手一紧,下意识地回答:“再等等,再等等,说不定马上就到了。马上就到了。”
管婴眨着眼睛,满脸疑惑。
小男孩儿仰着脸,把手环在自家祖母脖颈处:“再等等谁?祖母,你在等人吗?他是谁呀?很重要吗?为什么祖母总是在等他?”
公孙琴一愣,回看向管婴,眼神恍惚茫然。她好像刚刚记起,自己孙子从出世到现在,至始至终都没有见过他的祖父——那个自己要等的人。
公孙琴把孩子放到地上,手牵着管婴,走到门前的栏槛上坐下。她把孙子抱在怀里,眼睛依旧盯着北方,像是生怕错过一个瞬间一样。
“很重要很重要啊。婴儿,因为那是祖母的夫君啊。”
公孙琴在说起这句话时像是坠入了回忆一般,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眉梢眼角的皱纹也因一个名字而舒展开来,显得格外的年轻朝气。
管婴闻言低下头,手扣着衣角。一脸迷茫。
他从来没见过这个人,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家里人很少有跟他提起过“祖母的夫君”这种词。对于从来没见过祖父的不到五岁的小孩子来说,就算脑袋瓜机灵,他也反应不过来“祖父”和“祖母的夫君”这两个词汇之间是否相同。
“祖母的夫君?祖母的夫君是什么样的人呢?”
“是个什么样的人?”公孙琴语气飘忽地重复着喃喃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祖母也不清楚。”
“祖母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太外公家校场里……”
公孙琴声音温柔,眸光眷恋缱绻地缓缓叙述:奋威将军府的校场,是她第一次见他的地方。从高楼上掀开纱帘,只一眼,便看到阳光下开弓的英俊青年,青葱秀武如玉树芝兰,人透着温润与沉稳,偏偏箭又去如流星,快似闪电,透着雷霆万钧的力度。让人觉得矛盾又诱人。
“笃”的一声入的,箭在靶心,也钉在了她心。
“那后来呢?”
“后来?”
后来……她****夜夜盼着他能来她家一次,她开始有事没事上绣楼撩帘而望,她开始时时刻刻关注他的消息。她开始时常在校场通往府门的一丛桃林小径上闲逛,翘首以盼一次偶遇,可是每每看到他要现身时,她又会慌不择路地躲进花树后。
那种名曰单恋、苦恋、暗恋的情愫,夹杂着忐忑与憧憬,希冀与纠结,陪她度过了她少女时代的每一天。她想跟他说话,她总是幻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接近他,又在即将实施的时候被她一个个推翻。她总觉得,这个理由太愚蠢,他会不会嫌她蠢笨?那个理由太浅显,怎么能配和他讲话呢?
许是老天有眼,在她苦恼不已再出入桃花林时,她捡到了他丢落的荷包。
她见过这个东西。他时常带在身边,让她以为这是他母亲送予他的。可是等她捧起来,拿到眼前看时,公孙琴觉得……她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
匀称至极的针脚,大方活泼的花样,分明出自少女的手笔。“平安”“祥顺”字样已被摩挲光滑。看得出,荷包主人很爱惜它,又很重视它。
公孙琴想:这对他肯定很重要。他必然会回来找。
他确实回来了,着急不已的样子。那是她第一次看他着慌,看他心急。原来像他这么稳重的人也有心急失态的时候。
那样子看得她心里一阵阵的发疼。
没有失落,只有心疼。
还真有这样的怪事,她明知道他这东西可能是一个恋慕他或者他恋慕的女子送的,可是她还是止不住心头的疼惜。
公孙琴把东西送还给他。
他回她一个感激的笑。话说的斯文有礼,又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公孙琴觉得那会儿她有些嫉妒,又有些羡慕:这个能让他如此重视的荷包,要是她送的,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