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匠心大宋>第360章 万斤黄斤毛毛雨

如果你能回古代你还能带一个搜索引擎,你觉得最能改变世界的思路是什么?/p

高登找到了最直接了当的模式,挖矿。古代的矿山几乎都是无主的,挖到金子就是你的金子挖到银子就是你的银子,而你又有无限的信息,就知道哪儿有矿,甚至精确到需要挖多少米……/p

需要做的,只是找人给工钱,开矿。/p

人生的外挂,还有开得比这个更大的吗?/p

高登眼看着这百船的金银财宝,简直幸福到了要晕过去的地步,这还是他当足了大宋第一人,面对无数的财富他已经算是够波澜不惊才这样,但是可想而知,今后求来的方向,连他喜欢的大宋,根本就是开挂不需要理由的大时代。/p

“对了,这次航行,可否遇到大风浪,或者,船只就没有沉没的吗?”/p

高登不免要问清楚。/p

“我们这次航行,还算是比较顺利的,但仍然遭遇了五次大风浪,看来,船还是要造得更大、更坚固一些,死了一千八百名士兵。但是我们又在各国招募了五千人,我们把他们带到了大宋国来,希望能够留下他们。”/p

富安沉稳的回答,俨然一个最伟大的航海家,当然,高登就这么看他的,他一把抱住富安:/p

“我的好兄弟!”/p

“衙内您可别这样,折煞小的了!”富安始终谦卑的表情,不过,他这次出海,实在是太大收获了,高登原计划,让他们只要到达古文莱,古称波尼国就行,宋太宗的时候,就有船队和那儿的人进行大量的外贸活动了,但富安居然在这基础上再出海,远到了澳洲!/p

这气魄,高登的内心可是一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p

他山石可以攻玉,高登当然明白这对大宋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他来说他是经济学专业的从业人员,对这领域有很深的研究。一切都归于一句话,从此,什么玉米、红薯、辣椒、土豆之类新物种,都会提前进入大宋!要知道,这时候才是大宋啊!/p

“衙内,我们这么多的金银……”/p

富安请示这些好东西该怎么办,高登也愁了,这还是他穿越过来后,头一次发愁钱太多怎么办。/p

“先存放在广州,我的衙门里吧,在当地铸造一个大仓库,要挖地窖先把这一批财产放起来。”/p

“这得有多少钱?”李左手不太自信了,小声的盘算,“一船钻石……价值……两船大约五千斤的真金……其余的几十船是银子和纯铁矿石……我算不过来了。”/p

“人人有份!”/p

高登笑着:/p

“你们这些人不会觉得我会独吞这些财产吧?这才是九牛一毛啊,大家想想大家还能活多少年,只要我们派出船队,用我们大宋最常见的布匹,铁器,盐,丝绸,茶叶等等什么都行,那些地方的见到我们真的就像是活神仙一样。这样,我大宋要什么东西有什么,花巨资,将金国的所有百姓都买过来都不为过,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p

“买金国?”人们被高衙内这大话给吓得张大了嘴巴。/p

“当然我们只要开口,答应只要一个金人来我们这边,给他终生需用的,依现在的购买力,一个壮劳力吃一天饭就算他是薛仁贵日食斗米,那一生也就是三百六十天乘以一百,三万六千斗米即可。更何况,我们并不需要全包他们的吃喝,只要比金人那边条件好一点,金人的百姓就会像水一般自动流过来……”/p

“啊,因为我大宋实在太富?”/p

“对!”/p

人们都被高登疯狂的想法给惊呆了。/p

眼前的任务非常的简单,就是花钱了吧?/p

确实如此。/p

高登留下了李左手、吴能两个最亲近的兄弟,替他打理远洋对外贸易的事情,对外贸易其实开了头,就一定会带起无数人下南洋,这种事情其实在明朝的时候,由明成祖朱棣就派了郑和远下南洋,其实呢,这种对外的开拓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p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这些地方,明成祖派郑和下南洋,那还是小规模时期,到了近代才是高潮。/p

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域时期希望引华人去开发,加之中国几次大乱,讨生活的移民出现了洪流。/p

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人去东南亚经商(海上丝绸之路)、打工、乃至迁徙到东南亚(起初的主要动因是统治印尼的荷兰当局来华南招工),规模巨大,纳土纳群岛就是华人建国的。/p

而高登提前就知道这个结果,就是因为出了海,世界才显得并不那么局限,大宋的领土何止在大陆上的那点?/p

而现在高登已经有了远洋神器望远镜,这东西被他发明出来以后,大规模应用,同时还有火炮,所以可以想象求来。/p

总之高登安顿好了南方的财源来源,像富安、李左手、吴能等人,都是高登最坚定的信徒,根本没有背叛的可能,于是南洋的财富,通过高登在东京城起,一直苦心经营的几条产业线,比如纺织,高登早就提前做好了,棉花已经被大量引进了进来。/p

黄道婆的技术,高登已经提前带了过来,早就在大宋的每个角落应用上了,现在大宋任何一处乡村,都有棉布的存在。/p

那,高登在财路方面,是根本不用皱眉


状态提示:第360章 万斤黄斤毛毛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