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说她此刻手中捏着的这枚尚未封装“丹霄”进入启动前置阶段的微型氢弹,只装入了约10克的固态氘气,完全充分核聚变的话,也当量而已。
就大范围的破坏力而言,其实并不会比她消耗一定时间可制造出的高强度雷暴、大型龙卷风强出多少;
不过在近距离内,上亿度的高温、巨量的光辐射与中子射流,在能级上则远超前者,且是瞬间爆发,速度奇快,让人难以抵御。
……
众所周知,氢弹必须由原子弹来引爆,但少有人知道,本质上,原子弹是通过x射线照射引爆的核聚变材料,并不是用裂变的高温高压引起核聚变。
因为如果利用高温高压使核材料聚变,那在核裂变高温等离子体到达核聚变材料时,核聚变材料已经被“吹”散了,充其量只能反应个百分之几。
任何高温物体都会向外辐射能量,要维持一定高的温度,就必须在物体内部产生或从物体外部传给物体以足够的能量,否则,物体将逐渐冷却。
在高温等离子体情况下,这种辐射主要是由电子与离子碰撞产生的,被称为轫致辐射,也就是x射线。
在发现氢弹应该用x射线引爆之后,美~国的泰勒、乌勒苏采用了x射线反射层的方式,将原子弹爆炸产生的x射线聚焦在聚变材料上,才成功研发出了氢弹,一般称之为t-u构型。
参考这个原理,赵青使用精细度高到极点的微雕技术在水晶灵石外层内雕出了数十万根空心毛细管组成的管束,用以引导x射线,将其聚焦于最内层的固态氘上。
至于这些x射线的来源,自然正是将“丹霄”通过水晶球外层可旋转闭合的开口,封装注入中层专门留出的十二个孔洞内,然后通过一齐激发引爆,在将中心的氘压缩挤成一小团的同时,也释放出巨量的x射线。
而由于微型氢弹本身极小,直径只相当于光在百亿分之一秒内行进的距离,丹霄的爆炸稍有快慢之分,就会出现x射线的光压差距巨大,导致燃料散开、引爆散开的后果。
与这个极短的时间差相比,原子弹因为是由激发,精度只需要达到百万分之一秒就够了,在难度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为了控制好时间保证同时激发,确保十二个微型丹霄爆炸的时间差在百亿分之一秒之内,她特地开发出了一种灵气脉冲激发的技术,雕出了一根扎入水晶球中心的探针,通过它来激发球内的灵气,以传输引爆的信号。
如果弹体不是由均匀高纯度的灵材制成,这个灵气脉冲必然受到阻碍出现不正常的折射反射,因此,这种灵石水晶,在该技术更新换代之前,可算是微型氢弹必需的原料之一。
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实际上,这么一个小巧的水晶球,却集成了无数深奥的技艺,堪称元气学、材料学与核物理的完美运用,复杂与精妙程度更胜于当世任何一门绝世神功。
……
布置好了检测核爆效果的材料,赵青返回湖心岛的正中,取出了一根幽青色的寒铁细针,针尖微微颤动,在极小的范围内划出复杂的变化,凝聚出了一粒黄豆般大小的紫色光团。
在半个月前以剑尖施放出一个寸许直径的“丹霄”后,初步攻克丹霄压缩之法后,她经过多番试验,将长剑改换成了极细的长针,以此显著提升了操控剑招的精度。
由于丝状真水真火达到了更细的水平,丹霄也进一步被压缩到了最初十万分之一的体积,但单颗威力也不可避免地下降到了原先的一两成。
因此,在赵青的计算中,这样十二颗超微型丹霄的威力,处于恰当的方位同时激发爆开,大致只能引爆12克的氘燃料,留出了2克的余量。
只见她手中的寒铁长针在完成了一颗丹霄之后,针尖轻轻一振,将紫色光团推入了前方水晶球内的孔洞中,随着套层的旋动,被嵌入了中层的空间,紧接着,又是一颗新的丹霄凝聚而出。
就像转轮一样,被依次装入了十二颗弹药,整颗水晶球通体笼罩着一片蓝紫色的幽光之下,内部却并未发生内壁被灼烧熔融的现象,显露出赵青高超的气场操纵技巧。
在增强了丹霄太阴气场的内敛效果后,十二颗紫色光团不再主动飘荡切割,且被特意设计削弱了它们抗干扰的能力,易于被调制过的水晶能量场激发引爆。
离这些丹霄的最大寿命还有三百息的时间,赵青最终检查了一遍晶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抽干了里面的空气,旋转封闭了各层之间的通道,像操控飞剑一般将水晶球缓缓送上了二十丈的低空。
手持厚重的铅板,退到了三十多丈外的岛屿边缘,她心中默默闪过倒计时的声音,待到“一”结束后的刹那间,立即在周围激发了强烈的灵气波动,朝着斜上方四十丈外、只是一个小点的弹体传去。
下一瞬距离最大寿命还有二百九十九息的时间,十二颗超微型丹霄提前走尽了它们短暂的生命,消散在一团极速膨胀的等离子体光焰中;
十二团炽白的光芒在小巧的水晶球内骤然亮起,看上去不分彼此,超音速的冲击波才刚刚形成撕裂了挡在前方的薄薄一层晶壁,包括x射线在内的巨量光辐射早已穿透射至外层;
然后,这些x射线冲入数十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