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靠补贴让国内航空公司内部消化,那造一架飞机就要赔进去将近一个亿。
于是“造不如买”的舆论再次占据上风,最后沪飞方面迫不得已主动叫停了项目。
而在合作持续的十年中,为了适应麦道所代表的美国体系,沪飞已经放弃了运10时期形成的标准和经验。
如今d90生产被叫停,美国体系也没适应过来。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合作生产d90的干线飞机项目从一开始就走歪了。
航空制造业属于妥妥的技术密集工业,可以提供大量高收入的工作岗位,并且培养一批熟练的工人和工程师。
这些人才对于未来华夏自己的航空工业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从这个角度讲,给别人代工生产飞机并没有问题。
而且产的越多越好,最好把整个飞机都放到华夏生产。
然而d90项目中,代工生产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重头在于有人想要让整个航空工业,至少是民用航空工业全方位与美国绑定。
这是不可能有好下场的。
哪怕真的建立起来了,也只不过是个一推就倒的花架子。
别说华夏了,就连作为美国铁杆小弟的日本,都在这条路上撞的头破血流。
每次只要有一点取得突破的迹象,就会遭到饱含父爱的全方位打压。
到了那个时候,要是你的整个行业体系都完全依赖对方,自然会毫无还手之力。
常浩南的想法是,长痛不如短痛,没必要像原来的时间线中那样,在纠结中拖到1999年。
跟美国的航空工业体系早一些切割反而是件好事。
省下来这三年时间拿来完善自己的体系,或者哪怕回去做新型号的预研它不香么。
独立自主才是唯一的正道。
但这个事情没办法直接说。
一方面是常浩南作为一个毫无商业法知识背景的人,直接下这种没头没尾的判断实在离谱,也没啥说服力。
另一方面,常浩南确实不懂这些东西,他只知道波音最终成功并购了麦道,至于里面的利益交换和明争暗斗……
对不起,不知道。
因此最后,他决定采用一个比较圆滑的办法。
“老师,我认为在具体的技术方面,吸收或者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是应该的,也有助于我们快速缩小差距,但这跟我们建立一套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并不矛盾。”
“我之前在杂志上面看到过二毛黑海造船厂的一个故事,苏联解体之后,当时船厂的0号船台上面是已经完工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西方一直担心它会在动荡期过后被继续完工。”
“很快有一家来自挪威的企业找到黑海造船厂,订购两艘排水量10万吨级别的货轮,但需要按照西方的标准进行建造,而整个船厂只有现在被占着的0号船台能够建造这个大小的船只。”
“二毛最终决定拆除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腾出位置,并且让黑海造船厂接纳西方的造船标准对船台进行改造,准备生产新的订单。”
“但当这艘航母被拆毁之后,那家挪威企业又突然宣布取消订单,在赔偿了一笔违约金之后再无音信。”
“黑海造船厂抛弃了苏联标准下的造船能力和经验,又没能获得新的订单,于是很快就失去了大型舰艇的建造能力。”
“……”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常浩南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他知道杜义山肯定能听懂。
事实上,这个黑海造船厂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美国人在d90项目上的套路几乎就是原版重置。
玩的就是一手阳谋。
然而手段虽不新鲜,却非常好用。
常浩南能超脱在外把整件事情梳理明白,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
单纯是因为他开了挂,知道后续发展方向。
……
跟常浩南想的差不多,电话那边的丁高恒和杜义山脸色都已经严肃起来。
他们当然知道常浩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无非是华夏航空工业也面临着跟黑海造船厂一样的局面。
而d90就是那两艘挪威公司订购的货轮。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
杜义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今天的通话应该到此为止了:
“这件事情科工委方面会综合考虑,你们那边尽快推进涡喷14的模拟测试工作,如果要想把评定标准扩充为新标准,足够的工程数据是必须的。”
“好的,老师。”
“那你先去忙,后续的决定会以书面形式下发,我们到时候再说。”
说完之后,他便挂断了电话,然后抬起头,重新看向办公桌对面的丁高恒。
沉默的气氛维持了大概几分钟时间。
丁高恒重新点燃一支烟,这次他吸了一口,但从动作上看并不算熟练。
“你的这位学生,确实很不一样。”
“今天的情况,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杜义山摆了摆手:
“我以为这会是一次偏向工程技术层面的对话”
“不管怎么说,这位小常同志提出的可能性不能被忽视。”丁高恒又抽了一口烟:“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亡羊补牢了。”
显然,在跟常浩南对话之后,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d90这个项目现在连零部件生产都开始了,总不能无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