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假面书生撩大唐>第58章 灵宝之战

武令珣部既已撤退,张二也领着众将士回到了城中。/p

点备人马,此役阵亡将士一千三百余名,伤者无数。/p

张二感叹道:此番交战,流民军团在充分的准备之下,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堪堪将范阳军团给打退。而流民的伤亡却如此惨重,范阳军团果然强大!/p

而这时,广四走了过来,轻声说道:“蜂六在议事厅等着你。”/p

张二便留下了广四抚慰众将士,立马回到了议事厅。/p

到得厅内,蜂六先开口说道:“二公子有密信。”/p

说着就将信递给了张二,张二看完之后,沉吟道:“潼关的事我们为何要插手?”/p

公孙青云这会儿也走了过来,拿过书信看了起来,顿了好一会才缓缓说道:“二公子既然让你如此做,自然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你照做就是了。”/p

张二无奈,只得拿起了笔,又听公孙青云念道:“潼关天险,应当据关而守,切不可轻易出兵,以防贼逆有诈!……”/p

写完以后,便交给了蜂六,蜂六立即离去。/p

没过多少天,李隆基就收到了源尚的上书。阅览过后,心中大为欢喜,对左右说道:“源尚不愧为名将之后,接连大败张通晤与武令珣!禄山谋逆,不得民心,终将自取灭亡!”/p

众人连忙向李隆基道喜,而李隆基却忽略了源尚提议固守潼关的话。/p

另一边,哥舒翰也闲不住。想到自己在潼关一守便是几十天,根本没有要出征的迹象,作为一名文武双全的神将,哥舒翰早就练就了一颗七窍玲珑心。/p

担心李隆基不明白自己不出兵的深意,也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呈送给李隆基,信中写到:“禄山久习久经沙场,如今开始谋反,又怎么会没有防备?他是在以羸弱之师引诱我出关决战,我如果前去,就中了他的诱敌之计了。况且安禄山远道而来,后援补给不充分,肯定是想要尽快交战,且我们的兵员尚未补齐。所以我们只需据城而守,等到安禄山的人马疲乏,士气低落之时,再引军出击,方能一举歼灭贼逆!”/p

李隆基本来就没有疑心,先时已经接到了源尚的上书,这会儿又见到了哥舒翰的上书,觉得哥舒翰说的有道理,便没有说什么。/p

但哪里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事儿精,杨国忠就是其中的典型。小白与张巡正是得到了京城传来的风言风语才让张二上书李隆基,但他们并不了解李隆基……/p

如今的李隆基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英明神武的唐明皇了,这天,杨国忠又跑到了李隆基面前挑事儿:“如今陕郡的防御力量薄弱,而哥舒翰却始终蹲在潼关打防御战,如此下去,等到逆贼补充了陕郡的防守兵力,我们再想进攻就难了。”/p

李隆基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却没有立即回复杨国忠,只说道:“我知道了。”/p

因为,李隆基又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与李光弼的信。郭子仪与李光弼也强烈建议:固守潼关,不可轻出。/p

这会儿李隆基还是比较相信这些能给他带来安全感的大将的。/p

杨国忠既然已经挑事儿了,便也不在乎多挑几次:反正皇上也没有反感我所说的!/p

李隆基的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而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打破了这个僵局。/p

根据监军宦官回报,安禄山安排在陕郡的守军退走了,只剩下叛将崔乾佑领着四千老弱病残镇守。/p

杨国忠听到这个消息,当即便跳了起来:你哥舒翰不是不愿意出战吗?这次看你还得瑟!/p

当年老昏聩的李隆基再一次听到杨国忠的谗言之时,内心出现了一丝松动。/p

杨国忠侍奉李隆基已久,看到他的表情就明白了:这事有转机了!然后,便发挥了自己的尖牙利嘴,忧心的说道:“哥舒翰是闻名已久的天赐神将,手握天下重兵,却未建寸功,如今陕郡形同空城,若是再不进攻,只怕天下人都会嘲笑唐军无能……”/p

一番话将李隆基忽悠的满地找茬,顿时大怒了起来:“岂有此理!这哥舒翰确实太不像话了!”/p

于是,催促交战的圣旨一道接着一道送去了潼关。/p

哥舒翰又怎能不明白,陕郡根本就是一个陷阱,即便攻占下来,也是一块鸡肋,还得分兵把守。况且安禄山的大军到如今分毫未损,自己出兵不是纯粹找刺激么?/p

战争有时候就是如此无奈,明明是军部之事,却牵扯到了政治。哥舒翰想过不出兵,但一想到封常清与高仙芝的结局,哥舒翰就是一阵胆寒!圣旨来了,只得硬着头皮上去干了。/p

但这时的哥舒翰有点过于敏感:明知不可以而为之,让自己丧失了底气。/p

再次看了一遍圣旨之后,哥舒翰大哭了起来,咬咬牙,领着众将出城了。/p

好歹是出征了,总不能光顾着哭,哥舒翰抹了一把鼻涕眼泪,便制定了作战计划。/p

以大将王思礼为先锋,率领五万大军在前方开路,又以大将庞忠为后援,领着十万大军徐徐跟进。/p

作为主将,要时刻掌控战局,这一点哥舒翰深知。/p

于是,哥舒翰亲自带领了一支人马登上了高地,俯瞰战场,以便制定出更加完美的作战方案。/p

哥舒翰本意是,自己如此多人马,拿下一个陕郡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需要速战速决,拿下陕郡,派一大将镇守,自己便可安然回到


状态提示:第58章 灵宝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