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给我上一壶上好的碧螺春。”一个粗布衣、村夫打扮的男子兴冲冲地进了阅茗居,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大声要了阅茗居内最贵的茶之一,忽见小二怀疑的眼神,男子不悦地又道:“我有故事说与你们东家,到时候你们姑娘说不定还愿赠我一品茶点呢!”
不远处的刘掌柜除了柜台踱着步子走过来,边上下打量着男子说道:“若是你所言之事值不得这壶碧螺春,那这茶钱你可得自己出……”
其实刘掌柜是希望三姑娘赶早撤了这规矩,来人之中不乏拿些陈谷子烂芝麻之事来的,而且还有些人总胡乱编些妖怪鬼魅的故事来骗茶喝,可姑娘还偏生就喜欢这些,每每人家说完还送些糕点,不挣银子还往外送这是哪门子的做生意!而且总是听这些东西,可千万别像那叶公好龙里的公子似地着了道才是。
这上好的碧螺春自是贵得男子消受不起,可他听刘掌柜轻蔑之语,也是不快:“废话少说,叫你们东家出来,值不值得全凭她说了算。”
“我们东家怎是你说叫就叫出来的?尔先等着。”刘掌柜道,打定了注意要故意让他多等的。
男子懒得与他计较,只说:“先把茶给我上上来,外面这日头烈得厉害,不润润嗓子我可说不准就只说的了一半。”
别人来了哪个不是好言好语只望三姑娘高兴了便可以专点那些平日里舍不得点的精茶,可这人倒好,不过是乡野村夫,却自视甚高甚至还出言威胁,刘掌柜气得想直接把他赶出去。
“你!”刘掌柜刚想贬他几句,突然身后一个声音简短地说道:“给他上茶。”
一听这声,刘掌柜就知道三姑娘已经来了,垮了脸回过身还想说教她几句不要老往前厅跑,结果汐娘已经绕过他直接坐在了那名村夫的对面。
汐娘见小二没动,挥了挥手催促道:“上茶上茶,就按这位公子说的上。”
男子没见过汐娘,只见一个数着双平髻的小娘子对那个不可一世的掌故呼来喝去,心下虽有猜测,还是问道:“请问姑娘是……?”
“公子见谅,小女子鲁莽了。我便是这阅茗居的东家,你可以唤我汐娘。”汐娘微微点头礼道。
男子这才明白,得意地看了刘掌柜一眼,而刘掌柜黑了脸一甩袖子回柜台后面继续算账去了。
翠儿不在,而紫儿规矩太多,带她出门就等于带了个一大规矩,不许走快了、不许大声说话大声笑、不许吃饭时候四处张望,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与其出门还不如待在家里呢。
新茶还没有运回来,客人不多后堂也不用她帮忙,光是看里好几天,好容易有人上门来说点趣事,只要稍微有点意思,这碧螺春也就值得了。
这男子自称是外地人,跟着东家贩些货品来京城。听闻阅茗居之事便想起刚来几天听说的传闻,便来了。
话说城北头有户人家,唯一的儿子几年去了江南一带闯荡,只留下家中二老在京中,靠其偶尔归家送回的银两勉强度日。前些天二老却突然要变卖了家产去江南与其子同住,说是接到了其子之书信,信上言他已在那边有了一番作为,要二老过去想想清福。
本来这是件喜事儿,可是谁料竟出了变故。
虽然二老说是因为其子书信才要变卖家产,可有邻居却言,此屋时常闹鬼,且近来尤甚,必是二老不堪其扰才决定卖了家产安置他处。此言一出,有好事者四处打听,邻居皆言曾夜闻其院内传出哭泣之声,其声悲切其情伤怀,似是一年轻女子。而那院中只有已过不惑之年的老妪,若非鬼妖何来女子在院中哭泣。
然对屋主问及此事,那老丈和老妇皆不承认,都说必为邻人听错,而后再有人问则赶而不再多言。
好事者多爱管闲事,一夜竟为寻真假而守在老丈家墙外,夜深人静之时果闻院内传来女子哭声,其音尖而不润,哭音亦似是追魂所迫,吓得好事者拔腿遁逃,一刻也不敢多待。
自此,闹鬼之事便传了开来。前有欲买其屋之人大多因此避之不及,少有一两家本就打算拆房新盖的虽是有些顾忌,却心存侥幸想趁此以低价购入再做他想。谁料那老丈虽是降了些价格,却仍不肯多让。
而那鬼魅除了夜半悲哭之外,倒是不曾伤人害命。看老丈如此泰然,众人皆言,必是这老丈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所以多为同情之,有人建议其请僧道做点法事,除了这鬼魅他人也就没了顾忌。
以上便是前几日的旧事,虽远汐娘却早已有耳闻。听闻这男子所言是此事汐娘不免失望,心道那壶碧螺春定是要白费了,回头还免不了要被刘掌柜念叨几日。
然汐娘刚想送客起身时,男子又道,他从一名道士口中听闻其中有内情。男子是个粗人,而又嗓音洪亮,这话一出,不少人都好奇地向这边张望起来,想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男子见如此才道,此事与一载余前进京赶考的一名书生有关,这书生当时就借宿于那老丈家。
书生那是第四年参加科举,往昔三年其皆在省试便落榜悻悻而归。今年终于得以参加殿试而来,然不见其书童,却是带其娘子而来。
书生相貌甚为平凡,其娘子却是一等一的美人,刚进城就引得不少人驻足一观。书生怕若是住客栈娘子或会遭人轻薄,便想寻一户老实人家,愿多给些银钱,图个安心,由此便打听到了那老丈家。
老丈与老妇身边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