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王覃沐的悠闲田园生活>第二十九章 借钱

第二日一大早,大毛和金宝四人就来了,王覃沐带上王苗苗拿了十个包子出门,才看见除了他们四人还有一个八九岁大的男孩,一个跟小丫差不得大的女孩,两人好奇地看着他们。/p

“二丫姐,这是小山和山药,他们也跟我们一起去。”大毛介绍了那两个小孩,王覃沐点点头,把包子分给他们一人一个,小山和山药有些意外,王覃沐也分了一个包子给他们两个。/p

“没事,今儿个带得不多,但一人一个还是有的。”/p

两个孩子都高兴地接过了,也觉得王覃沐是好相处的,阿娘叫自己多和王家姐妹玩是对的。/p

上了山,其他孩子去挖笋子,王覃沐和王苗苗去摘竹荪,等大毛他们挖完竹荪又来帮王覃沐姐妹摘竹荪,“二丫姐,你摘这些干嘛呀!”山药边摘边问。/p

王覃沐还没回答,金宝就迫不及待道:“这东西熬汤可好喝,昨天我们喝了两大盘呢!”/p

王覃沐笑道:“这东西是可以吃的,你们也采回去,叫你们阿娘给你们熬汤喝。”/p

山药听说可以吃,拉了拉小山,“哥哥,上次你不是说看到有这种东西吗?”/p

“真的吗?在哪里?”王覃沐听得眼前一亮,要是真拿去卖的话得晒干才好卖,可就这片竹林,也采不了几天。而且现在村里人知道这种东西能吃,以后也会少很多。/p

“这东西上次我跟我大伯和堂哥来就看到过。”小山是大伯就是经常带王从晖打猎的王铁。“就在深山里,有好多竹子,里面就有这些。不过我大伯说了,深山里会有老虎,还容易迷路,让我们几个小孩不要去,不然我就可以带你们去了。”/p

“小山哥,你还去过深山呢?里面是不是很多树,看不见太阳,是不是还有老虎狮子还有蛇……”几个孩子听说小山去过深山,忙拉着他问。/p

那王从晖应该也知道,等他休沐回来的时候就跟着他去,这片竹林也有好多,还可以摘很多天呢!有了几个孩子的帮忙,王覃沐背篓很快满了。/p

“好了,我们下午还要来,你们要来吗?”王覃沐问道。/p

“嗯,我们下午采野果去。”这几个孩子平时就帮着家里打打猪草,拾柴之类的,都是要上山的。约好下午一起来,几人就下了山。/p

刚到门口,就看到根子在门外蹲着,墙边靠着三捆柴火,见王覃沐回来了,站了起来。/p

王覃沐问道:”“这是你打的柴火,这么多,怎么不进去呀!”/p

根子没有回答王覃沐的问题,只是问道:“这样成吗?下午我还给你们打五捆。”/p

一捆柴值一文钱,光一上午就打了三捆,只是根子才十一岁,很难相信他一早上就打了怎么多,比王从晖打的还多。要说这砍柴来卖也是一项活计,只是这年头家里面最不缺的就是人,村里的人家都是自己去砍柴,一般不会买,只有镇上的小户人家,才会偶尔买一些。/p

“嗯,我力气大,每天能砍六捆。”根子看起来有些木讷,王覃沐问什么他就回什么。/p

“你帮我搬进来吧!我这背着背篓也不好搬柴。”/p

根子点点头,很轻松就把一捆柴抗起来了,王覃沐这才信了他力气大的事。/p

陈氏见王覃沐和王苗苗回来了,后面还跟着根子,也没说什么,只是帮王覃沐拿下背篓,“怎么又去摘了那么多,家里还有的。”/p

王覃沐怕陈氏把这些也给煮了,忙道:“这些都是要晒干卖的,先不吃。对了,根子,你把柴放到这边就好,先晒晒。”/p

“哦!好。”根子把柴放到空地上,就站在一旁等着,王覃沐问道:“你是要在这儿吃,还是要带回家和你爷爷一起吃。”/p

“带回去。”根子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王覃沐说买柴是为了帮他才提出来的,还说要给五文钱,毕竟这年头谁家也不是很富裕,他也没要,唯一的要求就是提供他和他爷爷的饭食。/p

根子把柴搬完又跑到门外去了,进来时手里捧着一个旧食盒,递给王覃沐。王覃沐打开一看,除了昨天的碗和盘子,还有两个盘子,这些东西虽然有些破旧,但都洗得干干净净的。/p

王覃沐进厨房给他打了菜,今早陈氏和二柱娘做了萝卜排骨汤,炸鱼排,炒香菇,蒜苗炒肉,还有鸡蛋羹。王覃沐一样菜打了一点,又拿了四个包子,装好食盒递给他。/p

根子小心地接过,道了声谢离开了。/p

“这根子,咋天天来你家要吃的。”二柱娘刚去给工匠们添完菜,回来就看见根子抱着食盒离开,以为他又来要东西。/p

“也不是白吃,来帮干活的,这些柴就是他打的。”陈氏指指角落的柴火。/p

“呀!这小子看不出来瘦瘦小小的力气这么大,要我说,有这力气干啥不好,非得去偷人银钱。”二柱娘感叹道,实在是为这孩子惋惜,“听说,这田老头快不行了,你说这病了这么多年也没钱治的,怪可怜的……”/p

“阿娘,我回来了,二妹和三妹回来了,今天怎么样?”王青青去给王奶奶送饭回来,就见王覃沐和王苗苗在晒竹荪,“今天也摘得这么多,这蛇皮子这么好吃,下午我也跟你们去摘吧!”/p

“那行,不过一个背篓可能不够,还得去借一个过来。”/p

王覃沐正和王青青说这话,二柱娘看见后,惊奇道:“昨晚的汤莫不是这个?你这娃子胆子可真大呀!这可会吃死人的。”/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章 借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