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末开山刀>第一章 何不盗而死

崇祯元年,四月,天气微冷,偶尔有寒风刮起。/p

王则之打了个哆嗦,环顾四周,入目都是稀稀拉拉光秃秃的树木和苍凉的黄土。/p

“咳咳~”/p

王则之咳了两声,把嘴里含着的硬邦邦难以下咽的馒头舔了两口,继续赶路。/p

现在的王则之,是穿越过来的,原本的王则之已经饿死了。/p

王则之占据了这个世界此人的身体,也获得了他的记忆。/p

这个世界的人也叫王则之,十六岁,从陕西逃荒到山西。/p

陕西因连年荒歉,官吏暴虐,官府多次增加田赋,贫苦农民卖儿鬻女,举家流亡。/p

王则之一家人由于交不上田赋,加之连年干旱,颗粒无收,不得已举家逃难成为流民。/p

他们一路从陕西,经神木过黄河,到了山西。/p

本想在山西讨些吃食,乞活下去,不成想山西也不乐观,不过比陕西略好,总有些心善的愿意施舍些吃食。/p

至于王则之的父母,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在路上染病,不幸去世了。/p

此刻王则之饥肠辘辘,奈何这馒头太硬根本咬不动,不得已含在嘴里,慢慢软化,软化一点就吃一点。/p

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天了,仅仅三天他就明白,在县城是讨不到什么好吃的,反而到山野乡村能乞讨到不少吃食。/p

王则之还了解到,现在是崇祯元年四月十三日。/p

记忆中,这段历史可谓内忧外患,灾祸数十年连绵不绝,这也就导致流寇与战乱层出不穷,直至最后整个大明王朝分崩离析。/p

“再过几个月,陕西就要起义了。”/p

王则之默默的思考了一下,把剩下的半个硬馒头揣到怀里,看了眼寿阳县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他打算过去乞讨些吃食。/p

这里的房屋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土房子,就是在山壁上挖洞,挖出来的窑洞,院墙是半人高的土墙。/p

王则之来到土墙边,看着院子里一个妇人正在劈柴拾草,两个小孩跑来跑去。/p

“老乡,能讨口水喝吗?”王则之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p

“行啊,进来吧。”那妇人放下手里的斧子,拿着水瓢回屋子里舀了一瓢。/p

王则之进去,拿起瓢如牛饮水般的喝了起来。/p

王则之喝完水,肚子开始咕咕叫,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p

“来,吃个饼。”那妇人拿了一个大饼,塞给他,又开始劈柴。/p

“现在这年月兵荒马乱的,都不容易,吃吧。”/p

王则之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鞠躬致谢。/p

“多谢!”王则之说完把饼揣到了怀里,转身离去。/p

王则之闻了闻怀里散发香味的大饼,又掏出那半个馒头含在嘴里,他感觉这馒头都有了大饼的香味儿。/p

这个村子不大,一眼就能望到头,王则之看了看道路左右,估摸着这村里不到百户。/p

“官爷啊,家里就这么点粮了,真的没了。”/p

“就半袋粮食,打发叫花子呢?”/p

王则之没走多远就有五个衙役,奉知县之命去那妇人家里催收辽饷。/p

“官爷,近些年大旱,没有收成啊。”/p

“他娘的,老娘们不老实,给我搜。”那衙役一脚踢开了妇人,领着人翻箱倒柜,不多时就从窑洞里,土炕下,地窖里搜出了四五袋粮食。/p

“官爷,使不得呀,使不得呀,家里还有俩娃要吃饭啊,他爹去打金人,再也没回来了,现在家里没男人啊,全拿走就没法活了呀。”妇人抱住领头衙役的腿,哭的撕心裂肺。/p

他家两个小孩怯怯的躲在窑洞里,都快哭了。/p

“刁民,竟敢欺瞒我等,你去年的田赋还没交齐呢,你这俩孩子应该能卖个好价钱,要不卖了吧?”/p

妇人慌忙起身,抱住俩孩子,惶恐的说道:“使不得,使不得。”/p

“哼,咱们走。”/p

衙役转身把搜到的粮食放到停在路边的马车上,带上人去下一家了。/p

尽管明朝的税收制度有很大问题,但还不至于让百姓活不下去,让百姓活不下去的也不是干旱,毕竟朝廷也有赈灾。/p

真正让百姓活不下去的,是士绅官员勾结,偷税漏税,将税收负担转嫁给自耕农。/p

接着就是敲骨吸髓般的盘剥,士绅大户贿赂官员,兼并上好的土地,再把田赋转嫁给自耕农。/p

最后,百姓破产流离失所,地方官员隐瞒不报,将赋税增加给没破产的自耕农。/p

这个朝代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外患就是因为金人对大明虎视眈眈,朝廷不得不北上作战,为了粮饷又进一步增加了自耕农的赋税。/p

最终农民被迫不得不造反。/p

王则之看着抱着俩孩子伤心大哭的妇人,还有不断被搜刮完粮食绝望大哭的村民,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p

他想弄煤炭、弄钢铁、弄大炮、弄火枪,可是仅仅来这个世界三天,他就知道这是不现实的。/p

他看到过太原府城墙上的大炮,看到过一队火枪兵走过,看到过一车车上等的煤炭,还有用煤炭冶炼出的上等钢铁。/p

也就是说明朝的时候煤炭、铁矿的采挖和冶炼,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艺,包括火枪和大炮的铸造也有一套成熟的技艺。/p

王则之也想过搞肥皂、搞玻璃,最后发现自己只能继续乞讨。/p

首先,搞这些都需要钱财,


状态提示:第一章 何不盗而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