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末开山刀>第两百一十八章 要命的赏赐

崇祯二年,二月初十。/p

王则之麾下的六万军士已经分配了下去,驻守各地。/p

王则之亲自驻守屈野川。/p

屈野川荒凉的程度远远超出王则之的预估。/p

只有俄木布扎营的一带还算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至于其它的地方,除了沙漠还是沙漠。/p

没有办法,王则之只能在俄木布的营地上安营扎寨。/p

安营扎寨之后,王则之就开始命令麾下的兵马在这里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垦耕地。/p

同时,他还教迁徙而来的流民在这里养鸡。/p

鸡可以吃草原上或者沙漠里的虫子,鸡粪又可以肥沃土地。/p

慢慢的就可以将沙漠化的草原恢复成草地。/p

原本他手里的人是不够用的,令他没想到的是。/p

留在这里的牧民仍旧有不少,这些人加起来竟然也上万了。/p

王则之命人把散落四处的牧民集中了起来,进行编户。/p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个个情绪激烈,表示要和汉人决一死战。/p

可是,当营中的一个鞑子认出了自己的家人之后,一切都变了。/p

这些牧民之所以要留在这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自家的男人还活着。/p

他们怕家里的男人迷路,找不到回家路,所以他们在这里等着。/p

这些鞑子兵,有些是王则之从俄木布手里俘虏来的,有些是从林丹汗手里俘虏来的。/p

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土默特部的族人,此刻有不少人都找到了自家的族人。/p

这些鞑子兵找回亲人,一个个开始劝说亲人接受编户。/p

同时,他们把自己的遭遇都讲了一番。/p

最主要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军饷,即使是刚加入的俘虏也有军功赏赐。/p

这些人拿出手里的军饷和赏赐,在王则之手里购买了茶叶、盐巴和粮食,带给了家人。/p

这一下,牧民们不再排斥王则之的军队。/p

甚至有了接纳的意思。/p

至于那些没有找到自家男人的牧民,他们也不愿意离去。/p

他们认为自家的男人还活着,只要他们在这里等下去,家里的男人终究还是会回来的。/p

有了这些鞑子兵的介绍,这些牧民对于王则之的大军态度有了改观,接收编户也变的容易起来。/p

王则之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把sān_jí以下的军士另做安排。/p

他将这些人编成了军功兵,至于sān_jí以上的军士则被编为了编制兵。/p

军功兵,平时不吃饷,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他们是靠吃军功生活的。/p

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回家务农,帮助家里人做事。/p

有战事的时候,他们就必须响应号召回归。/p

至于他们的军功,有两种领取的方案。/p

第一种就是换成银子,第二种就是换成田地。/p

换成田地之后,他们的家人可以世代在这块地上耕种。/p

最主要的是王则之保证,三年内不收田赋。/p

这样一来,王则之既省下来一大笔军饷,还获得了屯田的人。/p

军士们知道这一政策之后,纷纷动起了心思。/p

甚至一些四级军士都有了把军功换成田地的想法。/p

王则之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之后,当众宣布,编制兵一旦将手里的军功全部换成田地之后,就不能再入编制兵,从此以后只能当军功兵。/p

编制兵有固定的粮饷,军功兵没有粮饷,这一点区别就决定了两个兵种的性质。/p

军士们不傻,编制兵不仅有军饷,战时还有军功拿。/p

军功兵只有军功,就是响应号召,加入队伍之后,也没有军饷拿。/p

孰轻孰重,一比较就知道其中的差别。/p

原本,军士们都以为不会有人傻到去当军功兵。/p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愿意这么做。/p

那就是分配到各营中的鞑子兵,他们在河套地区找到了自己的家人。/p

当他们看到家中的亲人瘦的皮包骨头的模样之后,毅然决然的将手里的军功全都换成了耕地。/p

到了草原上了,这些耕地就变成了他们的牧地。/p

此刻在屈野川一带,一片热火朝天的模样,在这里忙活的不止有鞑子兵还有牧民。/p

除此之外,还有八百余户汉民。/p

这些人原本就在这里讨生活,哪怕这里战乱不断,经常被劫掠,他们仍旧没有离去。/p

因为在草原上有野兽,他们可以打猎为生。/p

当然,放牧他们也是会做的,只不过经常遭到鞑子的劫掠罢了。/p

不过,再过的不好,都总比饿死的好,这也是他们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p

当这些人驱赶着牛羊来投靠的时候,王则之大喜过望。/p

立刻给他们划分了地盘,把他们安排到了一起。/p

而今这些人也跟着王则之劳作起来。/p

汉人总是勤劳的,他们在土地上有着深入骨髓的依赖。/p

王则之都没有安排他们,他们就主动的去开垦耕地去了。/p

“报,大同知府魏云中、山西巡抚宋统殷、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前来巡察,大人,咱们是否前去迎接?”/p

“迎接,走。”/p

传令兵前来禀报,王则之撸起沾满泥巴的裤腿,在一旁开出的沟渠里洗了洗手脚,穿好衣服准备前去迎接。/p

“真没有想到,在本官的有生之年,还能踏


状态提示:第两百一十八章 要命的赏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