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末开山刀>盛京之战下

虽然哨探们的伤亡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王则之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p

哨探就是军队的耳目,如果连哨探都派不出去,那就说明他们离死不远了。/p

在这期间王则之并没有贸然攻击盛京城,他只是陈兵在盛京城北震慑着他们。/p

因为王则之知道,凭他手里的这点兵马根本打不下盛京城。/p

既然打不下来,干嘛浪费力气去攻打。/p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p

被封锁的哨探终于有所突破了。/p

“报,报,我营左右两翼发现大股敌军,他们正向我营包抄而来,盛京城内的敌兵也已经尽数出动了。”/p

王则之脸色一变,他没想到,敌人的哨探封锁被突破之时,竟然就是他全军覆没之时。/p

盛京城北门之下,阿敏贝勒带着范文程坐阵后军,缓缓的出了城门。/p

他举着单筒望远镜看着远处王则之营地内的大旗。/p

在王则之中军大帐两侧分立了两杆大旗,一杆上书雁门关游击,一杆上书山西总兵。/p

阿敏贝勒看完,呢喃着自言自语了一句。/p

“雁门关游击?山西决兵?明朝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虎将。”/p

范文程听到阿敏贝勒的自言自语,浑身一震,难以置信的瞪大了双眼。/p

因为皇太极跟他说过,当初他去娘子关查探情况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十分机警的明将,此人自称雁门关游击,至于那人的名字皇太极没有记住,不过却记住了他的军职。/p

当王则之追击出来的时候,受到了皇太极的伏击。/p

皇太极看着骁勇善战的王则之,起了惜才之心,希望能够收王则之为己用。/p

皇太极回到盛京偶尔还会想起这件事,想起来的时候就会跟人说,有一次正好跟范文程说了起来。/p

对于王则之的机警,聪慧,骁勇善战等等这些优点,皇太极都很是欣赏,他是多么想把王则之收到自己麾下。/p

可惜了,他们是敌人,这也只能成为一个想法了。/p

原先范文程听到皇太极讲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还觉得皇太极夸大了王则之的能力。/p

此刻,他在盛京城外再次看到了王则之,一下子就变的重视起来。/p

他觉得王则之敢孤身深入,攻到盛京城内,要么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底气,要么就是来送死的。/p

这两种情况,不论是哪种都不是一个好事情。/p

因为这两种情况下,金国的兵力在这一战中势必会损失惨重。/p

想到这里,范文程心生一计,他想要去试一试。/p

“贝勒爷,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p

“说。”/p

“奴才听闻,此部明军有着十分犀利的火炮,如果两军交战,就算咱们赢了,也会损失惨重,不若先由奴才前去游说一番,也许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p

“嗯?此计甚妙,你速去速回。”/p

“奴才遵命。”/p

范文程领命,自信的整了整衣衫,单人单骑向前冲了出去。/p

阿敏贝勒率领的大军呈山字形倾巢而出,眼看着就要进入红衣大炮的攻击范围了。/p

就在此时,阿敏贝勒突然下令,他的整个队伍瞬间停了下来。/p

只见人群中,一人单骑向着王则之的营地而来。/p

“报,汉人,范文程特来求见。”/p

不多时,有人来报,王则之听到来人姓名之后,瞬间瞪大了眼睛。/p

“汉奸来了。”/p

范文程是一个明朝人,却投靠了金人,从这方面来说,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p

范文程长于用计,能言善辩,他自信,由阿敏贝勒的七万余大军做后盾,再加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说服王则之。/p

范文程被带到王则之的大帐内。/p

“你所来,为何事?”王则之披甲执剑,面覆盔甲,声音低沉的问道。/p

“我前来送将军高官厚禄,锦绣前程。”/p

“哈哈哈...这些东西我向来是自己取,还从没听说还能送的。”/p

王则之仰天狂笑,桀骜的说道。/p

范文程双目炯炯,对王则之充满了极大的好奇。/p

到这一刻,他终于知道皇太极为什么会如此看重王则之了,因为王则之的确是一位奇才。/p

“范文程,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地地道道的汉人,这传说是真的吗?”王则之停下了狂笑,突然高喝一声,声音透过面甲变的铿锵有力。/p

范文程临危不惧,淡淡的回道:“范氏家族从汉朝以来,无不是汉人,如果将军要骂一句奸贼的话请便。”/p

“哈哈哈...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你是第二个。”/p

“敢问第一个是何人?”/p

“第一个被我杀了。”/p

“前几日,我被盛京中的殿前小厮阻拦,就因为我是个汉人,他为了阻止我入殿议事,也想杀了我。”/p

范文程听到王则之把第一个厚颜无耻之徒给杀了之后,一点都不害怕,反而淡淡的叙述起来自己的经历。/p

“佩服,佩服。”王则之抱拳佩服道。/p

“不敢,不敢。将军才是在下真正佩服之人,当日娘子关一别,皇上放了将军一马,没想到而今能在这盛京城下再次相遇。”/p

范文程真心实意的对王则之施礼作辑道。/p

“大明朝的大汉子民,为何要投靠皇太极呢?”/p

“大明将亡,


状态提示:盛京之战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