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p
菀昭:女主,皇后重生为冯家千金。/p
(晋国公韩瑄的外孙女。韩祯的远房表妹。)/p
老夫人:女主祖母刘夫人,并州刺史之女,养子冯坚。/p
冯坚:女主伯父,户部尚书,河间郡公。(同中书门下三品)/p
冯滔:女主父亲(已逝),前朝内史/p
韩夫人:晋国公韩瑄之女。/p
周夫人:冯坚之妻/p
周蕙妍:周夫人兄弟的女儿/p
苏夫人:周蕙妍母亲,出身平平/p
下人:琳琅(大管家),方大(管家)/p
画黛,流丹,段大娘,夏七娘,庆春,金十娘,王婆子……/p
——————————/p
裴家:/p
裴绪:男主,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p
裴纪:男主哥哥,秘书少监(从四品上)/p
裴义直:男主父亲,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三品)平阳郡公/p
贾夫人:男主养母,平阳郡夫人/p
——————————/p
韩氏:/p
傅梁朝/p
第一代:/p
梁末大将军,丞相韩汲/p
谢周朝:/p
————/p
第二代:/p
韩期:大司马,被乱臣贼子诛杀。/p
韩霈:侍中,尚书令,太尉,晋国公/p
(生父为太常,生母为东乡公女,梁室宗女)/p
曾向韩期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为接受后,转投了谢氏。/p
萧氏:韩霈之妻,刺史之女/p
韩洵:大都督,内史,尚书右仆射,司空,太原郡公/p
————/p
第三代:/p
长子博陵侯韩璂(早亡)/p
次子晋国公韩瑾,宗正卿,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p
三子韩璋:慧秀法师/p
四子晋国公韩瑄:吏部尚书,司空,同平章事(三品)。发妻:太尉程翌之女程氏。继室:姜氏。/p
女:/p
渤海郡王妃/p
纯懿皇后韩嫽/p
韩洵之子不提/p
——————/p
赵齐朝:/p
第四代:/p
韩安(晋国公韩瑾嫡长子,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随车驾去了洛阳,为人低调,有先祖遗风。)宰相/p
韩静(同谱族人,幽州刺史)/p
韩苍(韩洵之孙,原周朝大都督,恩封辅国大将军,无实职)/p
————/p
第五代:/p
韩祯(晋国公韩瑾嫡孙)出身显赫,进士及第。少年时为韩瑄所养,与菀昭情同兄妹。妻:房夫人(清河房氏,出身高贵)/p
注:/p
晋国公爵传三代,后大齐皇帝改封韩安为赵国公。/p
侯爵:/p
博陵侯→博陵县公/p
韩霈→韩璂→韩瑄→韩安/p
————————————————/p
大齐皇室:/p
赵延:前周外戚,权臣,后篡位,今上/p
赵睿:太子,后来登基为皇帝/p
王皇后/p
泽王:赵睿亲哥哥/p
燕王:赵睿庶兄/p
魏王:赵睿亲弟弟/p
【官制】/p
三师三公:/p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p
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p
皆正一品。/p
三省六部:/p
(我也百度来的,不过因架空关系,不是十分严谨!)/p
中书省/p
中书省,置中书令二人,正三品,“中书令……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p
又置侍郎二人,正四品,为中书令之副,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p
又置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p
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再交付中书舍人,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这个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知制诰”,其余舍人也要分别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选择一个资格最老的,称为“阁老”,负责处理本省杂事。舍人六人分押尚书省六部,并辅佐宰相判案。(裴绪分到礼部,但非知制诰。)/p
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就有一个门通往中书舍人办公厅,宰相常从这个门经过,找中书舍人咨询政事。(裴绪待的那个政事堂的房舍)/p
此外,中书省的属官还有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军士出征,则受命劳遣,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p
又有主书4人,从七品上。/p
主事4人,从八品下。/p
右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p
右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p
集贤殿书院/p
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着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p
校书四人,正九品下。正字二人,从九品上。/p
史馆/p
修撰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