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逆天改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规划

李继业被刘仁玉盯得心里直发毛,于是他赶紧出声问道:“大帅,您可是有话要跟末将说吗?”/p

“自然是有的。”刘仁玉听了这句话,马上就收回目光,环视在场的诸位将主后,边继续说道:“如今国朝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唯有依靠咱们武人才能撑起这个天下,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想问问诸位,若是有一天建奴,北虏,流贼全部被消灭,从此大明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我们这些手握重兵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p

刘仁玉此言一出,在场的诸位将主便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默然无语。/p

过了好一阵子,刘仁杰方才沉声道:“国朝以文制武,明显信不过咱们武人,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杯酒释兵权是最好的结局,若是今上稍有猜疑,咱们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p

“这就对了,那帮朝廷里的当道诸公,现在求着咱们,尚且还算客气,若是内忧外患全无的时候,指不定要怎么拿捏咱们,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刘仁玉直言不讳地挑明道。/p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造反了,但是在场的诸位将主,还有马天君却是一丝情绪波动都没有,仿佛听到的消息是再平常也不过的事情一样。/p

其实这也不奇怪,当初李继业等人若是没有遇上刘仁玉,只怕已经在虎头山落了草,成了土寇,他们都已经想去当贼,对朝廷的忠顺之心只怕也没有多少。/p

而且朝廷向来鄙视武人,使得武人对朝廷并没有多少归属感,而且他们现在能够得到如今这样的地位,其实全部都是托了刘仁玉的洪福,所以他们对朝廷的忠诚程度自然是远远地赶不上对刘仁玉的忠诚度。/p

王左挂从前就是流贼,已经造过一次反,如今再造一次又何妨。/p

刘仁杰和孙无病从前都是在死亡线上挣扎求存的大明底层人,从来没有享受过朝廷的半分好处,对这个朝廷也没有半分效忠之心,是以对于造反这件事情,也是毫不在意。/p

刘仁玉看了看在场诸位手下的反应,便很是满意地笑道:“很好,诸君,我现在就你们上一次党课,将我们社会民主党成立的原因,以及奋斗的方向是什么,再跟你们说一遍。/p

我跟你们说过,我中华自三皇五帝开创文明以来,距今已经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这个历史延续到秦始皇的时候,是封建社会,天子与诸侯共治天下,秦始皇以后是中央集权宗法制社会。/p

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都强调等级,强调服从于权力,强调愚民政策。这样的社会结构,导致君权,以及依附于君权的各种权力不受限制,享受这些权利的人就成了特权阶层。/p

我泱泱中华,自始皇帝以后,大致上都在走这样一个循环,大乱,大治,再大乱,再大治,如此往复不止。为什么会这样呢?自然是因为旧有的王朝特权阶层繁衍生息太久,子孙众多,他们依仗特权,抢夺土地,囤积财产。/p

百姓的土地多有被特权阶层抢走的,而一个王朝到了末期,基本上都是君昏臣暗,贪腐成群,享乐成风,腐败的朝廷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免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就只能横征暴敛,百姓们被逼无奈,就只能揭竿而起。/p

旧有的王朝因为实在是烂透了,通常都会被起义军一击而倒,比如两汉之绿林赤眉和黄巾军,隋末之瓦岗,唐末之黄巢,元末之太祖高皇帝。起义军在击灭旧有的王朝以后,会迅速取代旧有的特权阶层成为新的特权阶层。/p

新王朝建立的时候,特权阶层的人口并不多,天下的人口也不多,土地相对于稀少的人口而言,还算很多,人少地多,人人都有田种,这才暂时太平下来。然后过个几百年,新的皇帝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不知民间疾苦,是以常常流连于声色犬马之中不能自拔,昏君多而明君少,朝政不清明,特权阶层繁衍的人口众多,就会依仗特权,剥削百姓,而贪官污吏也随之衍生出来,欺凌百姓。/p

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咱们大明那些藩王,哪个不是只因为出身高贵,生来就有家财万贯,而且他们还不知足,硬是要吞并民田,插手商业,与民争利。比如河南的土地,有一半在皇室手中,剩下的一半中又有大半在地主,士绅手中,百姓手里的田极少,却要负担整个河南的税赋,这不公平。/p

皇室,士绅,占有大明大半的土地,却不负担赋税,穷苦的百姓只有很少的土地,却负担着沉重的赋税,这更不公平。/p

从前咱们大明也不是没有叛乱,比如世庙老爷时的刘五刘六之乱,先帝爷时的山东白莲教之乱,都被迅速平定,但现在,到了咱们皇上手里,流贼从崇祯元年起事开始,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被剿灭,而且还还越打越多,这是什么样的景象,这就是王朝末期的景象。/p

所谓乱世出英雄,咱们现在已经有了根本之地,有了一支强军,我也就有资格喊出咱们的理想了。/p

我要结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的恶性轮回,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制度,限制君权,约束特权,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参与到政治中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活的有尊严,享受作为一个人类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作为人的权利,也就是人权。/p

这就是我成立社会民主党的目的,而咱们社会民主党的奋斗目标,则是大明帝国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一章 规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