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喋血争锋>第十一章 风起

元历398年12月10日,在太平教大少掌教雷战和的策划下,起义首先在东海道的徐州萧县打响。

当天晚上,雷战和率领四万太平军民一举伏击了得到消息准备前来镇压抗税百姓的一翼的卫军,随即又一举包围了前来增援的两翼卫军,战斗进行得空前激烈,最后两翼卫军被全歼,其中近两千深受上级军官盘剥之苦的士兵阵前反正加入了太平军,太平军气势高涨。

12月12日,雷战和指挥十万太平军民向防御空虚的徐州城进军,徐州主要帝国官员惊慌失措,在太平军进攻前夜全体逃亡,太平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东海道南部最大的城市徐州城。随后两天里,全州境内帝国各级官僚机构迅速土崩瓦解,太平军开始接手地方管理。

与此同时,元历398年12月13日凌晨,北原道西部大州——吕梁州州城内,近六万的城市贫民和无地农民在几千太平教徒的煽动指使和策划鼓动下突然涌上州城街头,在此地坐镇的太平教掌教孙道和的亲自统率下围攻知州衙门,知州周广各狼狈逃窜,一夜狂奔三百余里至北原道首府原州城方才醒过神来。

而此时驻扎吕梁州城内的卫军在其中太平教暗线的唆使下全军倒戈,在这次倒戈中有忠于帝国的裨将被杀,其余尽皆投降反叛。

12月14日,绥中道宁州同知曾宪福称有要事相商将宁州知州、通判、推官三人诱至自家府中,将三人斩杀,并宣布接管整个宁州城,接受太平教的领导,而该州卫军也于当日宣布接受太平教的管理领导,有不服从者立斩不赦,宁州立即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12月16日,两淮道毫州、淮州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太平教起义,这二州起义更是来势凶猛,尤其是毫州更是规模空前,起义军穿镇过集,前来镇压的卫军不是一触即溃,便是临阵脱逃,其状况惨不忍睹。

12月17日,东海道青州城在太平军的紧逼下,除了被卫军护送着冲出城的知州及同知、通判外,其余官员全部投降。

12月19日,北原道朔州在毫无抵抗能力之下陷落,此前,北原道西部的卫军已经有一个翼在吕梁州战斗中覆灭,剩余一翼士兵在太平教大军兵临城下时倒戈投降,自北原郡朔州知州唐德贵以下近百名帝国官员投降。

同日,绥中道商州知州许强率部向迅速推进的太平教冯定邦部投降。至此,帝国北部天水河两岸的五州仅有北端最偏远的榆林州城尚未完全陷落,在那里驻守的绥中道卫军和太平教战事激烈,战局成胶着状态。

12月20日,河间道沧州的太平教起义军在州城内的奸细配合下,攻克沧州城,沧州城大小官员全部投降。

同日河西道辰州的太平军在进攻州城未果之下转向东北方进入大麻岭山区,大麻岭山区的武县及崔庙县相续失馅。

12月21日,到达宁州城的太平教掌教孙道和宣告太平圣国正式成立,暂时定都宁州城,自命为太平圣王,定太平教为国教,军队正式命名为太平军。

孙道和还宣布将以解救大夏帝国境内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发誓要让太平圣国的子民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首先必须推翻大夏帝国刘氏家族腐朽没落的统治。

当日,太平圣国的政权机构也随之建立,圣王下设文武二相,文相主管政务,由太平教负责财物的护法缪肃担任,副文相由孙道和的二弟子佟林及负责太平教组织人事的冯天河担任;武相主管军务,由负责太平教军事的叶无道担任,副手则由孙道和的大弟子雷战和担任。

文相下设几部,分别承担财政、民政、刑罚、监察、礼仪外交等事务;武相下设几个大将军,负责统帅太平军,同时任命雷战和为太平军安东大将军一职,手中掌握着圣教军中精锐的十二万大军,全权负责东方太平军的所有军事事务。至此,太平圣国的中央政权已略显雏形。

在控制区域内,太平圣国也效仿帝国任命了一大批地方官吏,逐步完善各级政权机构。

为了维护地区内的稳定,孙道和还破例任命了几名帝国投诚官员担任重要职务,特别是原帝国北原郡朔州知州唐德贵被任命为宁州府尊(相当于帝国的京兆尹一职),引起了教内不少争议,但都被孙道和以个人威信压了下去。这一任命也在整个太平教控制区引起了轰动,部分地主士绅心中都在暗暗考虑这太平圣国存在并发展下去的究竟会不会真的有取代帝国的可能?

在这之前,铁勒帝国在南部边境一线布置了十万大军,兵压大夏帝国西北边疆,迫使绥中边军全都聚集在北部边境与铁勒大军对峙,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大夏帝国幽燕道和蒙古汗国边境,也发现了蒙古游骑骚扰大夏帝国子民的事情。情报显示,蒙古汗国境内有着数量不详的军队正往南开进,幽燕边军不得不全体紧急待命。

格鲁特人也陈兵近十五万于边境正在和大夏帝国河西边军对峙,还有格尼汗王国也在边境线上和帝国岭南边军发生冲突。

12月23日,西北战氏家族对外宣布甘宁边军正式扩建一厢兵力,以应付日益严峻的形势。此举立即在大夏帝国中枢以及帝国西北方诸国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各方势力纷纷猜测在这个敏感时期,战家扩充军力,目的何在?意欲何为?锋芒将会指向何方?

12月27日,帝国康定道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风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