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英雄谱>一百九十二回:虎牢关之战(四)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虎牢关前各路联军的出阵兵马近十万人,南北列开,数里之遥。高云虎威军大营在诸侯最南边,所以部队列阵也在最南侧。

吕布领兵杀来,中间的袁绍军首当其冲。高云虎威军的位置在侧翼,要说撤退的话,具有很大的优势。

高云见吕布挥军掩杀而来,各路联军纷纷溃逃,心中暗想:“这个时候如果我退了,联军极有可能就被这一阵打散。虽然这帮孙子各为己利,但是怎么说都比董卓好的多。如果让董卓赢了,接下来兖州、豫州肯定遭殃。那不知道又有多少生灵得被董卓这个b货残害。看来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高云想到这里,把一字斩一抬,“列弩阵!”

一声令下,军阵变动,霎时围好阵势。两千刀牌手往阵前一围,将大盾往地上一杵,连成两排盾墙。盾墙后面,两千步战弩兵在前两排,第一排呈跪姿瞄准、第二排站立姿准备;两千骑射兵在后,两两之间交错一个身位,成波浪状排列,互不影响视野。

这个时候,虎牢关的兵马已经由内而外蔓延到了虎威军这边,有一大批兵丁呐喊着就冲了过来。

高云稳坐阵中,等虎牢关兵卒杀到二十步之外的时候,一声令下,“放箭!”

这四千马步弩兵早就各自捕捉好了目标,听高云一声令下,第一阵弩箭分成四波齐齐的飞射出去。先是第一排跪姿的步战弩兵、接着是第二排站姿的弩兵、然后是前身位的骑射兵、最后是后身位的骑射兵。

这四波箭雨每一波都跟用机器码好了放出去的一样,冲过来的那些董卓兵卒就好像直接撞上了一堵横着飞过来的箭墙一样,哗啦呼啦的接连倒下四排,一片哀嚎。

要说虎牢关的这些兵马也不愧是董卓多年在西凉积攒的主力,战斗力强过那些诸侯新招募的散兵游勇不知多少倍。很显然都是经过沙场历练出来的,看着前面的人一排一排的倒下,后面的丝毫不减步伐,继续呐喊着往前冲。

这种状态并不是说些虎牢关兵卒有多么的不怕死,而是他们经历过战场厮杀,知道对付弓箭兵的法则,那就是一个字,快!

弓箭兵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唯一的远程作战兵种,几乎每一支部队都会配置弓箭兵。但是弓箭兵通常都不会被用作主力作战编制。其一古代的弓箭射程和杀伤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另外弓箭兵有一个致命的作战弱点,那就是攻击间歇。

所以,在古代弓箭兵除了在非正常地形下用作主力作战之外,绝大部分的作用是用来压阵。压阵的作用就是防止突然有敌军冲过来,主力部队来不及反应,而弓箭兵可以凭借远程攻击暂时压制对手,并延缓对手的进军速度,为主力作战部队赢得准备和反击时间。

所以我们在很多古代军事小说和评书中经常会听说,“左右两厢,陈列强弓硬弩,压住阵脚”,说的就是弓箭兵的作用。

这些虎牢关兵卒之所以在箭雨面前还继续往前冲,就是因为他们的战场经验,知道这弓箭兵的攻击会有间隙,短距离之内真正的有效攻击就一波。破箭阵的最好办法就是趁着弓箭兵换弹药的间隙冲上去,杀破弓兵阵。

但是这次他们似乎错了,因为虎威军弩兵的攻击间歇不是每一发都有,而是十发之后才有。

高云见后面的虎牢关兵卒完全不顾前面倒下的战友,嚎叫着又冲了上来。暗暗冷笑,将刀一抬,“放箭!”

第二阵箭雨跟第一阵一模一样,空中响起一阵阵“啾啾”的鸣叫声,四道箭墙接连飞射出去,对面又倒下一大片,哭爹喊娘的惨叫不绝于耳。

“放箭!”,“放箭”,高云接连下令,跟着第三阵、第四阵箭雨看上去如飞流的瀑布一般,连续射向那些还在犹豫的虎牢关兵卒。

高云弩是凭借机关的力道往外发射箭矢,杀伤力和命中率远远不是普通弓箭可以比拟的。像这种近距离射杀,而且对方又不是盾牌部队,虎威军箭阵的有效杀伤率能达到三成以上,这在当时是非常可怕的。

牛辅军的盾牌部队都在前面去冲追袁绍军的箭阵了,虎威军位于左翼末尾,蔓延过来的都是后面使用长枪大刀的近战主力部队。而这些兵种对于弓箭的防御力几乎为零。

虎威军四阵十六波箭雨射完,阵前十步以外的地面上,倒满了虎牢关的兵卒,射死射伤的一大片。这才知道虎威军的箭阵不是那么好破的,看着前面一片一片的尸体,谁还敢上去,哀嚎一声喊,全部绕开虎威军这块儿地皮,往北面靠了回去。这下场面有意思了,本来是一个雁行大阵,雁头带着两个翼往前掩杀。但这会儿右翼这半边儿愣是给闪出一个弧形来,一片死尸围在哪里,谁也不往那边靠。

高云也不敢往外冲,因为今天出战高云根本没想到会有大规模的混战。所以带出来对阵的兵马除了三百鬼攫营护卫之外,就只有这两千刀牌和四千弩兵。刚才为了震慑敌军,已经放了四波箭,弩兵手里的高云弩膛里就还剩余六发箭。这六法箭射完,四千弩兵就等于废了。而且防守是弩兵的优势,如果冲出去打,那弩兵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到时候恐怕连撤退都困难。

吕布的突然出现,可以说把高云弄了个措手不及,策马站在阵里,看着战场上的形式,高云直想骂街,“tmd,这帮龟孙子,一个比一个跑的快!老子现在是也不能打、也不能撤,操蛋!”


状态提示:一百九十二回:虎牢关之战(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