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高云点点头,说道:“云长所言,颇有道理。众兄弟请安坐,听我一言。我等要成大业,必须要长谋远略。《管子》有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而如今天下大乱,战祸连连,中原人口剧减,致使商不经货、田不产米,百业与日俱废。战俘中那些羸弱病老或胆小怯战之人,若强行将其驱逐上阵,必然不是未战先退、便是枉死阵前。不但与战无补,反而有伤三军士气。但是如果让这些人返耕归田,却可以产粮产米。一来能让更多百姓少受饥寒之苦、二来可以为我大军补充钱粮。有这样的便利,我等又何乐而不为呢?故而我以为,我‘虎威军’扩充战力必须优中选优,不但要精壮勇猛之士,而且要自愿参军。其余战俘便让其各归本业,也不违了我等兄弟造福黎民的本意。众家兄弟以为如何?”
高云这一番论述,把众将听的连连点头,无不叫好。
唯独孙斌微微摇了摇头,站起来对高云说道:“主公,此法虽好,只恐有些违碍啊”。
“噢?有何不妥?辅仁先生请说来听听”。
“回主公,主公这样安排虽然是两全之策,但若私下释放黄巾战俘,却违了朝廷律条。若追查下来,为祸不浅呐”。
“呵呵,辅仁先生多虑了,朝廷律条我岂能不知。我并不是要放他们还乡,而是在本县境内就地安置。如今乱世之秋,朝廷必不会详查”。
听了高云这番话,孙斌又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此法亦有不妥之处,依照主公方才所言,要从战俘中优中选优,收编入伍。如此一来剩余战俘少说也要占十之六七,县内已无闲田,若要让如此多的人口各归本业,只能让他们自行开垦周边荒地。然而新垦荒地须一年耕种才见收成,如今天下大乱,黄巾贼寇随时可能来袭,届时所垦荒地必然又归于废止,只恐劳而无功,请主公详虑”。
“呵呵”,高云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辅仁先生果然见识深远,如此居安思危,实属难能可贵。不过先生此番担心却大可不必。如今河内一代的黄巾贼寇都聚集于曲阳、苍亭两地,与官军主力交战,无暇旁顾。而颍川一带的波才与张曼成两支贼寇主力则被朱儁和皇甫嵩牵制,更无北上之力。所以涿郡可保无虞,辅仁先生尽管放心安排”。
这些话把孙斌听的一愣,似乎很诧异高云怎么会对天下大势分析的这么清楚。回过神来赶紧拱手说道:“主公机深谋远,孙斌遥不能及。请主公放心,孙斌定然悉心筹措,仔细安排”。
就连孙斌这样老成持重的人都如此吃惊,其他众将的反应可想而知了。自从黄巾起义爆发以来,高云除了带兵增援涿县之外,就再也没离开过逎县半步。关羽等众人怎么也想不出高云是如何能对全局的战争状况了解这么透彻的。无形之中对高云的敬畏又多了几分。
其实,高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并不是仅仅依靠史料里的记载,而是通过流亡的难民详细打听各地状况之后做出的分析。正因为有这样确凿的把握,高云才敢做这样的安排。
这次从战俘中挑选士兵的任务高云没让高顺去做,而是交给了关羽。因为高顺太精于练兵,在他眼里几乎没有训练不好的战士。而关羽则不同,他对于兵卒的要求近乎于苛刻,所以让关羽去挑选更能达到高云优中选优的目的。
对于不能参军的战俘,高云命每人分给一定量的荒地和宅地,县衙无偿提供农具和种子,让他们自行开垦荒地、建造住宅。对于垦就的荒地和建成的住宅,官府给予房约地契,归个人所有。所垦荒地第一年上交三成官税,之后每年上缴一成。这些事高云自然是交给孙斌去筹措。
听到高云颁布的军令之后,这些黄巾军战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本来都以为自己是必死无疑,却没想到高云不但没处死他们,反而给他们这样好的待遇。他们不但可以选择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田地,把妻儿老小接来共同生活,而且还有机会加入让他们羡慕不已的“虎威军”,享受和那些勇士一样的待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战败被俘竟然成了天大的好事,巨大的惊喜浮上每一个人的眉眼。
“嗨,李哥,你听到没有!俺能加入‘虎威军’了!俺能跟那些勇士一起作战了!你去不去?你也跟俺一块儿去报名吧”。战俘中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满脸喜悦的邀请同伴跟自己一起去报名加入“虎威军”。
“我…我就不去了,人家‘虎威军’里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肯定不要我的”。被壮汉邀请的那个身材稍显瘦弱的男子显得有些失落。
“你不去试试怎知道人家不要你嘞!”
“算了吧,我还是不去了,我打算回去把老娘接来,好好开荒种地,好好过日子”。
一听这话,壮汉有些不高兴了,吼道:“你这人真不仗义!人家高大人对咱这么好,你就光想着自己过好日子,不想着报答人家啊!”
“谁说我不想报答高大人了,我好好种地,多缴军粮,那不也能报答高大人嘛”。瘦子据理力争。
“嘿嘿,也是!我倒没想到,那你就好好种地,多缴军粮。俺可报名去啦”。
“恩,你去吧,抽空多来家里坐坐”。
“嗯”,壮汉答应一声,转身挤出人群,便挤边喊道:“俺报名!俺要加入‘虎威军’!”
“俺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