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钟在墙头敲响五下,客厅寂静如斯,愈显得钟声空旷,前半夜下了一场暴雨,厅前的青石板还在沥水,守夜的军士却如磐石般维持着不变的姿势,手持枪械,如松伫立,直至下一班士兵前来换岗。
郑副官里里外外巡视了一圈,都没见着三少的影子,此刻指针已近六点,若换做平日,三少总是不到五点起床,这会儿都该练完身洗过澡,开始一天的公务了。
也许三少昨儿睡得晚。。。郑副官禁不住望了望楼上飘窗,心里有些安慰,又有些担忧——安慰的是,三少自苦了这么久,终得如愿以偿;担忧的是,三少看上的对象却偏是那一位。。。这几日,兄弟们聚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不免长吁短叹,虽没人敢明说,但大伙儿都一个意思:三少挑上莫小姐真不合适。尤与中心人物走得近的如韩作校、郑副官,知道得越多就越觉无可奈何,韩作校私底里同郑副官嚼舌根子:‘我都看得出,那莫小姐是个特别的姑娘,既长得漂亮又极有魅力,只可惜背景复杂麻烦大,哪怕她是个身不由己的,但凭她的过往历史,这都跟过四少、白公子了,如今又跟三少。。。那、那你说名声于她,除了‘祸水之嫌’四字,还能剩下啥呀?’郑副官明着骂韩作校嘴贱惹是非,心里却无法百分百否认,只不过,若说莫盈引诱三少却是不尽其实。。。一想到那晚的变故,郑副官就免不了一声长叹。
话说当日,穆大帅替穆小少爷大办满月宴,宾主尽欢,本是高兴喜气的事儿,孰不知张基重千里迢迢从边防驻地赶来,于众目睽睽下挟持莫盈向三少兴师问罪,直指三少杀害其侄张茂,那气势,简直就是要三少血债血偿。
张茂那茬子事儿,郑副官也略知一二,当初大帅将军需的差事交予张基重,三少便大大不悦,偏张茂不识相,名为四少的副官却听大小姐指使,这还不算,那厮竟暗中监视穆府中一举一动,偷偷汇报给张基重知晓,正逢其时莫盈被四少关在小公馆地牢里,三少前去提人,遇上张茂不知死活地阻拦,三少一见张茂便动气,新仇旧恨加上对张基重的不满全发泄在张茂身上,一颗子弹就结果了他。
三少当时确实杀心重了些,毕竟年轻血性,但三少嘴硬,是绝不肯认的,于是大小姐不得不出手,做了一番表面功夫善后。
原以为,张基重并不看重张茂这个吃喝混日子的穷亲戚,然而打狗看主人,主人高兴时则罢了,若是不高兴,你即便拔一根狗毛,也能成为主人跟你拼命的理由,是以满月宴上,但凡擦亮了眼睛的都看得清楚,张基重不过借机找茬,打着为张茂报仇的旗号来寻三少不快,否则若是个真对侄子上心的叔父,哪至于等侄子死得透透得都投了几回胎了,这才巴巴地调查原委,千里追凶?
而至于张基重何以不高兴,自然是因三少立下卓绝功勋,军威日盛,尤其年轻一批的将士们,都渐渐向三少靠拢,且大帅有意立三少为少帅,前日已上呈中央,如今不过是少一张书面委任状而已。
张基重这会儿当众闹大,便是明着告诉大伙儿,即使三少真的当上少帅又如何,他张基重依然有与之抗衡的能耐和胆魄,就是敢打上门去,叫三少认罪伏法。
自然,有穆大帅在,由不得张基重对三少动手,但三少杀人在前,便是理亏,张基重不好惹,他既然能孤身前来,城内城外甚至公馆周围都布下了接应的亲卫,而离穆公馆最近的驻地北大营,也不能一时三刻赶到,单凭穆府的军备,真打起来,一个弄不好,也是两败俱伤。
所幸那一晚僵持不下的时候,莫盈替三少认下枪杀张茂一事,并指张茂不轨在先,她自卫杀人,按律并无过错,张基重起初也不知怎么想的,一心认定莫盈能指证三少,是以抓了莫盈,谁料临到头反被莫盈倒打一把,加上张茂已是死无对证,即便张基重不信也拿不出反驳的证据,于是这段公案最后不了了之,大帅将张基重留了一夜,也不知两人又说了什么,总之第二天一早,张基重就回了驻地。
然而,同时离开大公馆的,除了张基重,还有二少,吴妈清晨打扫房间的时候看见二少的门开着,桌上留了一封信,说什么要重新开始、找回自我之类,大帅气得险些犯了高血压,扬言再也不认这个老是不务正业的不孝子,二夫人连带受责,成天以泪洗面,眼看着自己辛苦养大的两个儿子,一个出师未捷便成了残废;另一个不务正业总令人失望,不禁心灰意冷,跟着身体也不比从前硬朗了,四少为了让母亲转换环境散散心,索性提前动身,半个月后便带着二夫人、四少奶奶和恕小少爷,一同移居瑞士。
二夫人、二少、四少、四少奶奶、都走了,大公馆骤然冷清下来,整个大厅空荡荡的,大夫人整日待在佛堂,大小姐要么陪大夫人念经要么在书房陪老爷喝茶,倒是表小姐廖云珠偶尔出去逛街,多是与英国驻华大使的千金方安琪相约,有时方安琪也会造访大公馆,方安琪生性活泼健谈,每逢她在,大公馆才算有了点儿笑声。
至于三少,自从那晚之后,就一直宿在小公馆,只隔三岔五地去大公馆报道,与大帅商议军事办理一些公务,入了夜仍回小公馆歇息,俨然与莫盈正式同居的样子。四少直至临走最后一刻,都未再同三少说过一句话。为此大帅没少骂三少,难听的诸如夺弟妾、捡破鞋也出了口,但三少依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