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穷途

="(" =>

来时正是春,今又逢春。(望着迷蒙雨丝,刘琮却不经意地回想起兴平二年初春的那个傍晚。

那天他和新任的侍卫魏延在酒肆着浑浊的酒水,听着一墙之隔的议论,在回牧守府的路上,他失足滑倒后的窘相。

是不是从那天起,自己就已经决心改变什么了?刘琮现在回想起来,却不怎么确定了。也许在每个三国迷的心中,都藏着这样一个梦吧?自己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不幸的是改变不了这条河流的方向。

他从来不是个特别有野心的人。对于刘琮,或者对于那个现在想起来已经有些陌生的名字——刘聪,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保护自己的家人、朋友,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是推动他一路走来的动力,也是他踏上这条血与火、剑与犁之路的初心。

春寒料峭,刘琮的步伐却始终不紧不慢。他急什么呢?自去年冬天攻破许都,继克陈留之后,经过了两个月的休整,荆州军比之以前更加强大,更加斗志昂扬。

西路军在赵云、庞统的率领下已攻克洛阳,钟繇被俘,目前已分兵两路,一路由张绣率领,北上并州。另一路则由赵云亲自率领,正往牧野进攻。按照计划将邺城外与刘琮所领大军会合。

而周瑜率领的东路军已占领东郡,正沿黄河横扫青州之东平、济南等城池。前锋黄盖、凌操等在陈武的率领下已与臧霸等青徐豪强数度交手,屡次将敌军打得溃不成军。

相比之下,刘备的处境更为窘迫。在丢了信都之后,平原、南皮以及真定、安邦等城皆被曹军所破,守军大多溃散。而刘备在平定了幽州残余的袁谭所部之后,率兵进驻范阳。在河间、渤海与曹军交锋失利后,只能退回范阳死守。

幽州贫瘠之地,人口和粮食皆难以养兵,而刘军虽然在和曹军的战斗中屡次惨败,但目前仍有七万余众。若不是并州的粮草。恐怕早就支持不下去了。

由于幽州吃紧而邺城防范严密,张飞便未曾进攻邺城,退回壶关之后,领兵往范阳与刘备会合。如此一来,荀彧的压力便稍稍减轻了一些。

在荆州军休整之时,曹操也没有将邺城置之不顾。他先后派回了夏侯惇等将南下增援,以守濮阳、黎阳等地。

陈留失守。曹洪、夏侯渊以及李典等将战死,数万人马仅有三五千幸免。给曹操的打击是很非常巨大的。

南守北攻的战略破产,对曹操而言等若被逼到了死角。当初许都被荆州军攻破之时,可以说还有点故意放水的意思,可陈留失守,意味豫州、兖州这两块根基之地,也落入了刘琮的手中。

曹操很早之前就已经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刘琮与刘备的结盟,不过是形势使然,甚至是刘琮故意为之。他给自己制造了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对手。逼迫自己也逼迫刘备互相消耗。

当初在放弃许都之后,曹操曾派人试探过刘备,看是否有罢兵言和,共同对付刘琮的可能。不过却被刘备所拒绝了。

刘备并非不知道刘琮的用意,只是天子驾崩之后,他已经没有可能和曹操讲和了。如果他和曹操讲和的话,对长期以来所经营的人望。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这是刘备赖以生存的法宝,岂能轻易失去?

到现在虽然形式愈发危急,可刘备很清楚,越是如此,越不可能和曹操讲和。他只能寄希望于刘琮速度攻破邺城,继而挥军北上消灭曹操所有的残余力量。

然而荆州军在攻破陈留之后。却勒兵不前,整整休整了两个月。

刘备在这两个月内损失极为惨重。屡战屡败也还罢了,关键的是失去了冀州和青州的大片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土地上的人口和粮草。对于根基单薄的刘备来说,这种打击无疑是非常致命的。

实际上刘备现在也很清楚,即便刘琮消灭了曹操,难道就会放过自己吗?对于志在天下的刘琮而言。是不会允许再有割据势力存在的。

一直以来刘备都只以为,刘琮要做光武帝那样的人物。直到现在刘备逐渐明白了,刘琮不仅仅是要做光武帝,甚至还要做高祖,甚至始皇帝那样的人物!

从刘琮在荆州所施行的种种新政,就不难发现刘琮的野心。如果说修耕植、蓄军资还只是为了在乱世中自保或称雄,那么抑世家、造新贵则是在瓦解这个时代的基础,在奠定新时代的根基。

刘备最引以为憾的,便是未曾早点得到沮授这些人的帮助。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刘备始终在思考,为何自己始终无立足之地?当他遇到沮授之后才终于明白,一切不过是世家大族的选择罢了。

出身寒门的自己,虽然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头,但那些高高在上世家,可曾有人选择了自己?无论是糜竺还是孙乾,都是和自己一样出身寒门。所以他们才会坚定不移的选择并支持自己。而之所以能够获得沮授的支持,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在得到冀州之后刘备却不能学习刘琮,非不愿,实不能也。他好不容易得到了河北世家大族的认可和支持,怎么可能在立足未稳之时,就向他们举起屠刀呢?

好在刘备在底层阶层的声望很高,所以他也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对世家大族下手。然而双方的蜜月期还没度完,曹操便领兵北上,来抢夺地盘了。

沮授等人对此也颇为无奈。他虽然智计百出,对于大势把握也非常精准,可刘琮突然


状态提示: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穷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