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哉大明>82.第82章 锦衣卫在行动2

并非大盛魁总部的人无端揣测。根据从其他渠道得来的消息,锦衣卫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的活动,确实比王朝其他地区要频繁和紧密的多。

随着商队的不断渗透,大盛魁的触角几乎延伸至大明王朝的南北东西。商人的敏感性,来自各方面的消息,他们都是兼收并蓄的。从近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其他地区的锦衣卫和卫所也是有所动作,可鲜有堪与上述四省的程度相比者。

虽然大盛魁的触角几乎遍及大明王朝的每个角落,可要说到根基,还是无外乎上述四省。大盛魁的东家,就是山西祁县的渠家。

此外,像榆次的常家、聂家,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等,所有这些盛极一时的商家,既是大商人、大高利贷者,又是大地主,都拥有极为雄厚的资本。

他们与大盛魁具有几乎同样的背景,所关系的也几乎是同样的问题。若是涉及其他商业方面的事情,他们之间肯定是不会互通有无的。可对于最近发生的这些正常中又似乎蕴藏着异常的事情,他们都不约而同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信息共享。

但是,他们之间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范围的合作恐怕要无疾而终了,因为信息共享的结果……竟然是毫无结果。

说是毫无结果,似乎也并不符合实情。

商家的势力庞大之后,肯定会或多或少地与官场发生某些联系,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新皇虽然登基不久,年纪也不大,可通过惩治阉党的一些事情来看,还是颇有些手段的,而且也有一些担当,权利yù_wàng也很是强烈。总之,看起来似乎并非是人云亦云的主儿,”这是朝中大臣差不多一致的感觉。

“现在的朝中,几乎只有锦衣卫了,其他所有的文武……基本等同于尸位素餐,哈哈,不久之后我们都可以回家看孩子了,”这种风凉话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以上就是大盛魁等商家从官场渠道得来的信息。其实,这些信息已经不是多么新鲜了,近期也没有关于皇帝陛下的更新的信息传出。而通过与其他渠道得来消息的相互印证,这些信息很是比较可靠的。

越是得不到的信息,就越是珍贵。

没有新的信息传出,并不等于就没有新的事情发生,某种程度上,这也更是令人担心的地方。

大盛魁以及其他大商家应该是有理由为此感到担忧的。因此他们依然坚持如初,没有停止和放弃对眼前这种现象的追根究底。

————

傅恒惕很是不以为然。

东家出来闯荡的时候,还是被人称为祁县渠少的。但是,仅仅经过十来年的打拼,硬是积累了偌大的家私,买卖也做到了中大明王朝都数一数二的程度。

对于东家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传说,傅恒惕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向来对东家也是俯首帖耳。这也是他不顾读书人的面子,奋身投入孔方兄崇拜者的队伍中的原因。

但是,此次的事情,傅恒惕对东家的崇拜,却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这么多神通广大的人都没有办法探出究竟,难道这些贩夫走卒就能够念出什么真经嘛!?笑话!”傅恒惕暗中腹诽。其实,即便像辛大山这样的人,也只能被称为“走卒”的,“贩夫”也是需要本钱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

只不过,在临行之前,东家几乎是耳提面命,因此他也只得权当应付公事儿般地,当面拜托辛大山代为了解一下,近期锦衣卫如此上蹿下跳,是否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实,在北舞渡码头,就有锦衣卫和卫所的官兵对往来商船的盘查和收税。傅恒惕是打算自己去跟他们套些交情,这本来也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与他们混熟了,起码在审核商品和定税的时候有很多方便不是。

对此,傅恒惕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之前在其他地方也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无非就是吃吃喝喝顺便再塞上些黄白之物嘛,小事儿!如果连这点事情都搞不定,那可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关系比较融洽之后,顺便打听点儿什么事儿……那还算事儿吗!

不过,东家那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脾气,傅恒惕也是知道的。其实,这也是他最佩服东家的地方之一。“刚才还是笑眯眯地与你称兄道弟,可转眼就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那心胸……得有多么变态啊!”

因此,按照以往“东家永远是正确”的惯例,渠少的所有吩咐都是正确的,都是要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的。所有,那就……执行好了。

当有些机械、也有些照本宣科般地对辛大山提出帮助的请求之后,傅恒惕感到自己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东家交代的任务。

至于结果吗,他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再加上他对辛大山的嘴脸着实有些看不上眼,因此连敷衍一番的心情都没有了,还没等酒酣耳热,就借故提前离开了。

————

对于傅恒惕的借故提前离开,辛大山是能够完全感到对方的傲慢和不耐。虽然临走之前,他还客气地准备了二斤牛肉半张猪脸外带一坛子烧酒,可当时他的那种表情,完全是“蹴尔而与之”的意味。

这倒不是辛大山在妄自揣测,也不是他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时傅恒惕的那种表情和动作,辛大山并不陌生——因为他对此真的有着切身体会。那时候啊……唉,


状态提示:82.第82章 锦衣卫在行动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