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赦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按说第一代的荣宁二位国公爷也算的上是英明神武的了,娶得老婆也不是那种糊涂的,怎么贾家反而是一代不如一代?直到今天,他见到贾敬的时候,才明白,原来不是贾家的人不想好好教育孩子,而是他们不敢教育好孩子。
自古就有‘功高震主’这么一说,贾家一门两个国公,又与史家,王家和薛家同气连枝,互为姻亲,这份势力已经引起皇帝的猜忌。
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本就受到猜忌的贾家,若是后人再出几个有能耐的,说不定会被猜忌心重的皇帝给卸磨杀驴了。
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含泪看着自己的儿孙被人故意的引往斜处。
不知道多少次,荣宁二公扪心自问:难道我贾氏一族就只能这么衰落下去了吗?
不行,绝不能就这么轻易的认输。要知道他们也不是没有敌人的,要是家族后继无人,等他们老了以后怎么办?如今皇帝可能看在他们面子上对后人有几分情分,可是谁知道这情分能管多长时间?再说一句逾越的话,等皇帝驾崩了,谁知道新皇会对贾府怎么样?
为了子孙后代记,这荣宁二公是绞尽了脑汁,总算是让他们为贾家想出了一条出路,就是弃笔从文。
皇帝不就是担心我们在军队里面的威信太高了吗,那我们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然后让我们的儿孙。
当时,贾代善那一辈是晚了,但贾敬还是不满十岁的儿童,正是读书的上好时候,而贾敬也的确是天资聪慧,一举就考上了进士。
可惜的是,皇家对贾家的忌惮并没有消除,反而随着贾敬的出息再次的浓烈了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两代国公爷相继去世了,人走茶凉,贾家在朝堂上的局面瞬间艰难了起来。
贾敬当时已经继承了族长之位,本来想带领族人做出一番大的事业,只可惜,时不予他。
只要贾家还有人在朝为官,那么皇帝总会找到借口对付贾家的,为了贾氏一族的安危,贾敬只能选择退出,甚至自毁名誉,给世人一副‘好丹求道’的模样,甚至为了取信与皇帝,从此就在玄真观住下,就连生辰都不敢回家。
难怪老皇帝对贾家那么宽容,感情是他知道贾家这是为了消除他的疑心,都做了些什么。只可惜,这些事情他能记在心里,但他的继承人却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领情,所以,贾家才在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
时间久了,贾敬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做戏,还是真的迷恋上修道炼丹,他只知道一点,这一辈子自己只能在这个道观里面安度晚年了。
贾赦看着贾敬满头白发,却在那里摇头晃脑的读着一本道书,眼眶都有些湿润了,贾敬为了贾家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有勇气,或者该说是舍得放弃自己大好的前程的,哪怕这个前程有些危险,但是世界上有侥幸心理的人从来都不缺。贾敬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说明这个人的头脑是清晰的。
贾赦认为,贾氏宗族若是有贾敬坐镇,那么贾珍再也翻不出一点花样了,想必贾蓉这小子也不会被贾珍给教坏,更不会因为老爹与老婆通奸,变成那副模样了吧。
贾赦上前走了两步,向贾敬行了一个大礼,说道:“敬大哥哥,小弟来接你了。”
贾敬抬起头,看了贾赦一眼,口中却不停顿的继续念着那些莫名其妙的道书,直到念完以后,才说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侯爷大驾光临,侯爷说笑了,老道一心向道,那些凡尘俗世已经与老道无关了。”
贾赦四处张望了一下,见四周并没有人在,于是上前小声说得:“敬大哥哥为贾家做得牺牲,小弟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哥哥放心,此时哥哥回去,不会有什么麻烦的。”
贾敬眼底闪过一片精光,同样的小声说道:“我又何尝不知道我贾家的危机已过,只是我若是回去了,岂不是让人诟病皇家吗?若是有个什么万一,岂不又是给族里惹祸?算了,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赦弟还能记得愚兄,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如今的局面可是赦弟与侄儿用命拼出来的,何必为了我这个废人再生事端。”
“哥哥此言差矣,我贾家的危机此刻才刚开始呢,哥哥知道的,我贾氏一族,有出息的人并不多,珍哥儿又是那个脾气。实不相瞒,此次我求见哥哥,也是因为珍哥儿实在是闹得不成样子了,他虽是小弟的晚辈,但怎么说也是一族之长,再者说有些事小弟也实在是无法插手。”
“哦,那个孽障又做了什么?”
“这个……,小弟要是说了哥哥可千万别生气啊。”
“有什么话你说就是了,这么多年,我还有什么看不透的。”
“这个……,不久前传来消息,柳氏有孕了。”
“柳氏?那个柳氏?”贾敬疑惑的想着,突然,想起柳氏是何人的贾敬,眼里蹦出愤怒的火花,就听得‘哧啦’一声,贾敬手里的书成了两半了。
贾敬阴沉的脸,说道:“他怎么敢……?族里如何?”
贾赦苦笑道:“哥哥放心,此时并没有引来外人的怀疑,只是哥哥,你说珍哥儿如此下去可怎么好啊,现在他就敢对您的姨娘下手,谁知那天不会对蓉哥儿的人下手。再说蓉哥儿如今也大了,正是要好好教育的时候,若是和珍哥儿一样,那我们贾家才真的完了。”
“赦弟说得没错,蓉哥儿可不能被他带坏了,只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