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芸不假思索地说道:“现在就确定下来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你不是还有襄阳侯的爵位吗?定个世子不是问题吧。、”
说起爵位,其实刘欣和刘浜是一样的,他这个襄阳侯与居巢侯一样,都是县侯。刘浜虽然已经被改封常乐侯,但仍然是县侯。马芸的想法很正确,既然刘浜已经是县侯了,总不能把他的侯爵免了,让他做个襄阳侯世子吧。
刘欣沉思一片刻,摇头说道:“这几个小子也不知道以后长进不长进,交给他们的可不只是个世子的位置,而关系到整个大汉王朝的未来,还是慎重点,再想想吧。”
马芸一愣,她想的这个办法其实是现在最便捷的解决办法,完全可以将刘备等人的阴谋彻底堵死,但是刘欣已经这样说了,她也就不再坚持,换了个话题,狡黠地一笑,问道:“知道我为什么要留你三天吗?”
刘欣又捏了捏马芸的鼻子,哈哈笑道:“还不是你馋了。”[
马芸“呸”了一口,嗔道:“人家还不是为你着想,她们几个空了这么长时间,还不活吞了你。”
刘欣坏笑道:“那你还不是照样活吞了我?”
马芸翻了个白眼,小拳头一捣刘欣的胸口:“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人家昨天已经吃饱了……”
最后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听不见了。
刘欣果然没有食言,在家里安心当起了寓公,除了偶尔去街市上转两圈以外,大多数时间都呆在了州牧府里。
刘备仿佛特别害怕刘欣,自从刘欣回来以后,他又整天猫在自己的底邸织草鞋、编草席,干回了他的老本行,与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和一干文人的联系似乎也断了。不过,沮授对刘备的监视可一刻也没有放松,刘备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依然被不折不扣地记录了下来。
那些与刘备过从甚密又不幸落榜的文人,开始也发了一通牢骚,结果没人理睬,闹了两天也就偃旗息鼓了。毕竟襄阳发展得很快,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这些文人抨击官府的言论直接被百姓视了。唯有祢衡锲而不舍,整天在酒馆、青楼等人多的地方大放厥词、诋毁刘欣,说什么不公、舞弊之类的话。
祢衡恃才自傲,他本来是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还是禁不住刘备再三相劝,这才来到襄阳,原以为凭他的才华,弄个头名状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结果连榜尾都没有捞上,巨大的反差让他心理失衡也情有可原。
其实,作为主考官的蔡邕对祢衡的才华还是比较欣赏的,只是这次科举选拔的是治国之才,而不是普通的诗人。祢衡的答卷虽然词藻华丽、言辞犀利,但是并没有多少真材实料,蔡邕也只好将他黜落了。蔡邕原想等发榜以后找祢衡好好谈谈,结果却发现祢衡在酒馆里大骂刘欣。就算没有蔡琰的那层关系,蔡邕对刘欣也是相当尊重,听到祢衡的不敬之辞,扭头便走,从此不再理他。
祢衡的骂功虽然了得,但他一个人一张嘴,终究掀不起什么大浪。而且,刘欣通过大汉快报,已经将整个大汉的喉舌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大汉快报上面刊载的内容,不仅时效性极强,而且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只要识字的人都喜欢看,早已经流传到了交州、幽州等地。
考试刚刚结束,祢衡开始痛骂刘欣的时候,还有几个听众饶有兴趣地听上一会。后面大家一看快报,科举考试实在是做了件大好事,像马钧这样的贫寒子弟,如果不是科举考试,一辈子也休想出头,而录取的文士之中,也有半数出身贫寒,这分明是给穷人草根指了一条明路,谁还愿意听祢衡在这里穷唠叨。没过几天,祢衡就落了个“狂生”的名号,又因为他骂的是受人尊敬的刘欣,不仅酒馆不让他进,就连青楼女子都不愿意接待他,居然落得个人人喊打的下场。最后奈之下,只得丧魂落魄地离开了襄阳,这倒是刘欣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他准备的后手也派不上用场。
马超现在已经是第六军团的副军团长,在接到任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几十名亲卫打道北上,到匈奴草原找赵云去了,甚至刘欣的面都没有见上一见。关平年纪太小,没有分配到各大军团,而是留在了训练基地,协助文聘负责基地的日常工作,对他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当中,最为兴奋的便是马钧了。马钧确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过去家境贫寒,他有许多设想没有能力去试验、去实现。现在,马钧一跃而成为工部的二把手,手上可用的资源多了去了,那些过去只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如今都可以逐步实现,他兴奋的几天都没有睡着觉。
不过,马钧还没时间立刻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刘欣拍板,让他先去书院做一名旁听生,让他先学一学理论知识,对于他今后再搞发明创造绝对是有利弊,而研究院里那些还处于严格保密阶段的新玩艺也够他摸索一段时间的。
让刘欣感到有些遗憾的,就是马芸把庞统和诸葛谨发配到了蛮族聚居的南中地区。庞统和诸葛谨的大名,刘欣当然知道了,他还很想看看庞统究竟丑成什么样子,结果就让马芸给赶到南中去了。一问马芸,原来连她也没有和庞统、诸葛谨见过面。不过,这两个人已经被弄到了那里,刘欣也不好现在就将他们调回来,只好等一年以后,看看他们的县令当得怎么样,再做打算了。
时间过得飞快,这几个月,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