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退役狙击手>43.第43章 曲光分子

前文第十七章中有提到过,想隐身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完全透明,二是要与周围介质的折光率相同或相近。(首先解释一下折光率:一般来说,光在两个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所以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当它的传播方向与两个介质的界面不垂直时,则在界面处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完全透明,这一点冯家驹他们已经做到。但是与周围介质的折光率相同,北极星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的书呆子们和美国加州大学、日本东大、中国浙大的教授们一样,经过无数次实验却还是以失败告终。

倒不是说这群人尸位素餐,整天只知道用研究经费带着手下女学生去开房。他们确实已经尽力了,无奈折光率这个东西太过复杂,想要把大千世界中各种颜色的反射光(通俗来讲波长不同导致颜色不同)以相同频率(波长)折射,以现今科学技术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反射光波长与折射率成非常蛋疼的反比关系!

于是在总结了无数次实验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有一天冯家驹突发奇想:“要是不再拘泥于折光率,让光线直接绕开阻碍物走会怎么样?”

再接着,经过长达3年,日以继夜的反复摸索,一场意外让他找到了一种微小粒子,可以释放某种特殊力场,使光线扭曲。

又过了大概5、6年,冯家驹的突发奇想最终得到实现,研究出了现在张铎手中的幽灵战衣,并将这种释放特殊力场的微小粒子命名为曲光分子。

在得到研究成果以后,冯家驹曾经试图反推研究过程,他发现如果从折光率开始,一步步推演到曲光分子,这中间至少要花上15年时间。

所以,他才有了前面“15年内张铎不会遇到看不见的对手”的定论。

…………

“……等在下面见到了老狐狸,一定吐他一脸唾沫,顺带送上一句‘狗屁契约精神’!”

这下张铎没话说了,人不要脸则无敌,碰上这么个老家伙,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幽灵战衣的名字听起来很有噱头,可张铎穿上以后借用冯家驹提供的红外热像仪一看,立即吐槽道:“这尼玛就是一件透明的紧身潜水服啊。”

“这个……初代产品,外形上稍微土了点,将就着穿吧,反正没人看得见。等将来配上仿生骨架后会改观很多。”事事力争完美的冯教授挠挠头解释说。

不一会,张铎摘下头套继续发表意见:“还有,头套一拉上拉链,整个人就几乎处于一个全封闭环境,透气效果太差,憋得慌。”

发表完意见后,张铎忽然发现冯家驹呆住了。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还是没有反应,两颗眼珠子就在那直愣愣地瞪着自己。

“呃……难道是哥长太帅他想找我当上门女婿?”

不过很快,某牲口就意识到这不现实,找了面镜子拿起一看,瞬间一个哆嗦把镜子扔掉,高呼一声:“鬼啊!”

诚然,任谁看到一颗凭空漂浮的头颅,都会以为自己见到了鬼,也难怪冯家驹刚才会盯着张铎发呆了。

一个小时以后,冯家驹放张铎回家,并关照他明天下课后哪都不要去,直接和冯程程一起坐车来檀宫。

作为一名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新世纪好少年,张铎回到饭馆便勤勤恳恳地做起作业,完全没有想到某根豆芽菜早就帮他把作业都写好了。

转天,吕晓明早晨到校后意外发现张铎已经把作业交上去了,但他没有多说什翻出一本不知名书籍埋头研读起来。

当天晚上,吕晓明再次多做了一份作业。

“看他昨天的样子,应该就是这两天需要。今天就再多做一次,如果明天还用不到,那就算了。反正欠他的人情我也还了,老子问心无愧!”

…………

张铎坐在教室后排,见吕晓明又低着头在读不知道什么东西,向旁边冯程程问道:“这家伙要家境没家境,论学习成绩好像还不如我,他是怎么混进我们学校的?”

闻言,冯程程无语地看了他一眼,突然伸出纤细的手指点了下张铎额头,说:“能把课本都撕了的人还好意思说别人?”

某愣头青怔了一下,很快又厚着脸皮呵呵傻笑起来。

“我无意间听我妈说起过,好像吕晓明是因为计算机方面的特长,被学校某位老师特招进来的。”可能是昨晚没睡好,冯程程单手撑着白皙的脖颈,慵懒说道。

“计算机?……”

…………

赵天宇,男,42岁,朝鲜族。

从小在东北延边长大,赵天宇能熟练运用汉语和朝鲜语与当地居民交流。所以15岁初中肄业以后,他便跟着同村的一位亲戚往返中/朝边境,倒卖起了各类生活物资。

渐渐地,当赵天宇通过非法走/私掏到自己第一桶金,受00年代香港热播剧古/惑/仔的影响,开始做起了大哥梦。于是他把全部家当转让给亲戚,带着20几万mb单枪匹马来到了大上海。

在这之后,凭着常年在苦寒之地锻炼出来的强壮体魄,再加猛打猛拼不惜命的疯狗精神,居然真的让他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闯出了一片天地,靠着各种灰色乃至黑色收入一点一点发家致富。

自周六凌晨坐船跑路到北朝鲜,赵天宇就一直处在担惊受怕的状态。不怕不行啊,那位戴着大盖帽,传说是朝鲜人/民/军海军次帅的干瘪老头得到消息后,什么也没表示,只是看了他一眼。

但正是那毫无


状态提示:43.第43章 曲光分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