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邻居、父母、亲戚、老师眼中,他的出生本身就是失败的。
但电影的细节中却也透露出丁衡他现在的状态是由环境塑造出来的,无论他做什么,想要变坏,还是变好,父母所反馈的都是负面的反应,就是所谓的负面反馈型人格,他们大概是那种管生不管养的典型例子。
电影中不停转换视角来探讨问题,丁衡的父母总是在背后斥责学校老师教育的失败,而老师也在背后指责丁衡父母家庭教育的失败,而丁衡自己,是最为矛盾的,他的年纪意味他的一切观念都在塑造当中,当一切愤懑挤压到极致的时候,初三毕业的那一天,他离家出走了,没有人发现,却遭受了一场车祸,被好心的路人送到了医院——
这成为了丁衡生活的一个转折点。
从黑暗到光明。
忙于离婚争夺家产的丁衡父母没有空理会儿子失踪的消息,两人一个搬去与情人同居,另一个则是卯足了劲想尽可能多地捞取赡养费,两人甚至开始都认为打电话过来的是骗钱的骗子,就算想过是真的,也没有想将儿子从医院里接出来,或者付医药费的想法。
也正因为如此,失忆后成为一张白纸的丁衡过上了难得一段时间平静祥和的日子,当初送他来医院的路人是个好心的老大爷,而肇事司机也没有逃避责任,帮他付清了医药费。所幸并没有做什么大的手术,失忆很有可能是精神上导致的问题。
丁衡依旧没有恢复记忆。
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之后,他搬到了救了他的老大爷的家里,这位老人是位孤寡老人,对丁衡非常好,而丁衡的来到让他的生活多了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失忆之后的丁衡和之前完全是两个人,或许是因为失忆,或许是因为现在的环境让他潜意识中曾经被塑造出的阴晴不定、暴躁情绪全部被掩藏了下去,只要没有那根□□,或许就不会重新触发。
在老人所居住的小镇里,丁衡过地很开心,小镇里的其他人也待他很好,这和之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环境。
哪怕只有三个星期的时间。
因为丁衡的父母“失忆”了,才给了他喘息的时间。
如果影片只是到此为止,未免显得有些无聊,也不是剧本原本想要传达的本意。
忙于争夺财产的丁衡母亲突然有一天打电话过来询问丁衡在哪里,并且跑到小镇里,以母亲的名义带走了丁衡,准确来说,是骗走了丁衡。
丁衡依旧没有恢复记忆,但他知道自己得跟自己的妈妈回去。
丁衡母亲没有给丁衡任何准备的时间,直接带丁衡回去,上法庭,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她能够得到额外的抚养费。
事实是,她用暂时的虚假的母爱把丁衡骗到了自己这边,而什么都不知道的丁衡相信了她,她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额外的抚养费。
最残忍的事情是让人得到希望却又将一切狠狠摔得粉碎。
丁衡以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和她回去,自己一定会幸福的,会比之前更快乐。
但结局却是——
丁衡死了。
不是重复永无止境的无望,而是死亡。
判决书和抚养费决定下来之后,离婚的丁衡父母再一次“失忆”,之前双方对孩子的争取更像是一种讽刺。
丁衡死于煤气中毒。
因为他母亲的疏忽,和情人外出游玩,忘记在家中熟睡的儿子,将家门反锁,致使丁衡悄无声息地死于出租屋中,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
发现丁衡家出事的依旧是他们的邻居。
直到救护车到来的时候,丁衡的父亲和母亲依旧没有一个人过来,
真正失忆的,并不是丁衡。
而是他的父母。
“这孩子平时挺乖的,话也不多。可惜了。”
邻居这样对记者说。
也只有零星几个人,还记得这个少年的沉默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