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贞观之热血宅男>第二十八章 小村新址

关志义被吕元凯吓了一跳,他以为吕元凯发现了他的秘密。却不料人家只是想说他变得比以前聪明了,没有其他意思。

得到答案后,他偷偷的抹抹虚汗,暗道:“虚惊一场啊!”

这次受邀的赴宴的,除了两个姐夫就没有其亲戚了。他们都离得武功太远了,就算要通知他们也要十几天后才能到。

吕元凯和王杰峰都没有多待,关志义交代的事情他们必须尽完成。因此,他们只是吃了个午饭,就各自赶回家去了。这让关志义想去前世走亲访友也是这样的,难道就不能多带一些时日?

老爹关俊才,开开心心的庆贺一番。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中,专心地钻研他的诗书去了。

家中的事物他安排给关福,他不想让关志义耗费大好的光阴去处理杂事儿。在他看来关志义最好的出路,还是通过习文从政。

大家各有各的事儿,就剩下关志义所事事。

不过,姐夫走了,老爹念书去了。清净下来的他,也开始考虑自己和亲人的前途问题。

首先是他自己的问题。

去参军当兵,走武将之路;还是去找豪门做依靠,走文官的路线;甚至是留在家里平平淡淡过一生?

和关俊才的期盼不同,关志义可不想去参加什么科举。

长达十多年的学习,大考、小考数,关志义他们这一波人最恨的就是考试了。尤其是他这一类读书不行,每次考完试都要被请家长的后进生。

现在终于没有人逼着他考试了,他才不会白痴到自投罗。

说起古代的科举,可比他们那个时候麻烦多了。四书五经,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去背。最过分的还是用生涩的文字记录的,想念通顺都要努力才行,何况把它记住了。要是关志义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或者勤学苦干的劲头,他还可以走走科举之路。

可是,实际上他和以前是一样的,记一篇文章都要花个把时辰。至于勤学苦干,那和他关志义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以前父母和老师压迫他去学习,他都不愿意努力。这种人,在没有人管的情况下会自己去学?简直是笑话。

有人说:“兴趣是好的老师。”

那就是骗人的鬼话!最初,大家初学的时候,那个不是兴趣高涨。只是发现自己的付出,远远比收获多,又或者是懒病发作,学习的兴趣才慢慢的消失的。有甚者,一本子都努力在学,结果七八十岁了还在高考。

他们成了爱学习的标兵,成为教育大家的事例。

可是仔细一想就不对了,那么大的年龄都还在考试,那个学习能力得多差啊!他们不是好学的标兵,而是天赋有差异的明证。

其实,关志义要从文的话。除了累之外,还有一个继续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法。繁体字他倒是认识不少,可是古文的运用他真心不会。这个时候是文言文,和平时说话的语法是不同的。《尚书》这种连读书人看起来都吃力的书,才是当时的文学典范。

因此,关志义彻底的放弃了走科举考试之路,要是有人把他推荐上去,他倒愿意。可是因为李世绩的关系,他已经成了文臣的眼中钉肉中刺,哪个会推荐他呀!

从军??

关志义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战场的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自己这个身体根本就不是上战场冲锋的料,要是在后面当当指挥官还行。

最后,关志义奈的决定,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利用前世的生活经验,捣鼓些大唐没有,短期也不会出现的东西,看有没有出头之日。

老爹关俊才是定下了走科举的道路,自己能不能帮上忙呢?

关志义只得出一个伤心的结果,自己真心没有那个本事。

要让老爹出名,他倒是可以做到。就算把关俊才的名声弄到全大唐都晓得,这对关志义来说也是小菜一碟儿。可是名声有了,老爹实际的才华呢?

那东西是要拿出货来比拼的。总不可能每一次应酬,关志义都把前世的东西借用给老爹吧!再说了,关俊才也不会答应,把儿子搞出来的东西,说成是自己弄的。算了,老爹就顺其自然吧!

至于吕元凯,他不是想出名吗?

好啊!

先把突厥人的事儿整理成册,这对于以后的打击突厥能发挥不小的作用。要是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引导一下儒家思想,什么仁义值千金,都他妹的滚蛋。面对国家利益,只有强取豪夺。

恩!等这事儿办好了,让他把报纸什么的搞出来。当时候,舆论的宣传作用,立马可以让他的名声响彻大唐。

王杰锋那小子,好办了。

虽然自己不是军队里的教官,可是哪方面的电视看过不少。军训和体育锻炼也参见过,怎么把身体锻炼出来,他还是知道的。就算关志义的办法没有用,王杰锋那小子的身体本来就强壮。让他学会一些小技巧,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整理好思路,关志义就要去看看关家村的驻地。

那是一条小河的旁边,离河岸大概有10米的距离,高度落差在三米。

关志义第一次看到这个地形的时候,就决定把房子建在这里。

有山有水,不仅附和风水学说,而且适宜人们的生活。三米的落差,完全不用担心河水淹到房子。目前河面宽阔,水流的速度缓慢。就算到了夏天,也不用担心水灾的问题。

河岸到驻地之间的空间,可以在河岸边种些柳树,保持水土不流失。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小村新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