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雕龙>第五十四章 让刘智所敬仰的存在

刘智接着道:“这个过程里,最关键的就是大脑针对目前情况进行计算来做出判断。这个判断的过程,就是高手交战的关键了。

其实这个过程并不慢,至少,如果是普通人在打斗的话,这个过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脑的反应绝对比普通人出拳踢腿要快。但是,如果是格斗高手在战斗的时候,这个过程就显得有些繁琐了,为什么?因为高手的速度太快!当对方的速度太快的时候,当拳脚的速度快过大脑做出相关反应后,那么往往在你判断的过程中,对方已经将你击倒。”

刘振点头,表示理解。别说他现在的十五倍速度,就算是两三倍的普通人速度,这个过程也显得很繁琐了。

格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眼睛看到了,身体也跟得上,但是大脑和神经之间不断传感造成的应接反应却跟不上。这不是大脑反应速度的问题,而是比如说你在1秒的时候看到对方的拳头朝你门面而来,你刚脑子里做出应多后,对方忽然在0,1秒之后变成了化拳为指点你胸口,那么你之前的反应就会与你第二次的判断所冲突,你大脑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连续完成“视网膜接受-视神经传导-大脑判断-肌肉神经指令”这个循环的过程。

其实不仅仅是格斗,包括其他很多东西都是。比如电子竞技,人类的手速极限就是600amp,因为人的反射弧是每秒进行10次。如果你需要的反应超过这个极限,那么就会造成你根本反应不过来。这不是你脑子反应有多快的问题,而是因为人的反射弧限制。

通俗点说就是“打懵了”。

“所以,当速度快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格斗的时候更多的依靠的是‘本能反应’,或者说,是‘条件反射’。比如对方出拳过来,你的脑子都不需要动,就会直接后仰或者出手反击。而很多普通人在遇到拳头攻击的本能反应却是闭上眼睛或者双手挡在眼睛前。这就是你和普通人的区别。

普通人里大多数人并没有打斗的经验,所以大多数人都只会选择闭眼,这是身体的本能。而如果是街头混混或者有过打斗经验的,他们会选择躲避或者反击,因为多次的打斗,让他们将躲避和反击融入了本能之中。他们的本能反应库里,就比普通人多出了躲避和反击的选项,而且其选择权会在闭眼之上。

格斗家就更不一样了。格斗家平日经过了大量的训练,比如如果一个人经过长时间太极拳的训练,那么他在遇到对方一拳打来的时候,就会无须大脑进行计算而直接本能反应的用太极拳化解掉对方的攻击。而如果是拳击手,那么就会本能的避开对方拳路同时出拳反击,如果是跆拳道的,那么就会用出脚反击。这些,都是在经过长时间训练后,将各种应对动作融入本能。或者说,是建立了一个普通人所没有的“遭遇攻击时所备用的本能反应库”。越厉害的格斗家,本能反应库越充实。

所以当格斗家受到攻击后,其本能反应就会与普通人不一样了。这种初级格斗家之所以比一般人打架厉害,一来是经过锻炼后他们的速度力量大于普通人,二来则是他们的‘本能反应库’要远远超出普通人。

但是这些都还不能算是武术。这些,只能算是‘武功’。这些功夫总的来说都只是在增加你的‘本能反应库’,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你的本能,你的条件反射就会代替你的大脑做出判断和反应。准确的说,是大脑直接略过思考过程,而将身体的控制权下放给条件反射来做出应对。这也就是所谓的“武功”了,功夫练到家后,你的本能反应就可以完全略过大脑的判断,让你可以攻击和反击的更快更准。

而武术,却是比武功要更高一阶,是专门针对‘条件反射’针对‘本能反应’的一种‘术’。”

“还是不是很明白啊……”

“很简单,你来看。”刘智再次虚拟出方才杨南征与黄宏生的战斗场面:“你看,杨南征其实开始应该已经调查处了黄宏生的性格特征,所以他可以断定,黄宏生绝对不可能被他打耳光。也就是说,黄宏生心中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闪开耳光而不是反击。但是怎么闪开呢?你注意下,杨南征的攻击角度。他这个角度偏右,对于黄宏生来说,就是来自自己的左边。

人在面对正面的攻击时,闪避动作一般是后退、仰身,但是如果来自左边的攻击,那么本能的会选择朝自己的右边闪躲,因为你的本能会判断‘遇到左边的攻击时人往右边闪避会比较轻松和安全’。比如如果人的右边传来剧烈声响的时候,人会不自觉的望左边一缩,同时去捂住右耳。事实上这个过程就是本能反应,根本无须大脑判断的反应。你捂耳朵的反应并非是你的大脑做出判断后你才去捂的,你根本没有经历‘大脑判断-给出肌肉指令’这个过程。这种在遇到忽然的巨响,你捂耳朵的反应就是省略了大脑判断过程的本能反应。

你再来看刚才的过程,你看,如果杨南征是看到了对方闪避后的追击,以他比黄宏生稍慢的速度,是打不中的。但是,杨南征的左腿攻击,并非是看到对方闪避后大脑做出相关反应后的攻击,而是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动了。也就是说,杨南征虽然整体速度要比黄宏生慢,但是他的第二个动作却是没有经过大脑的计算后才做出的攻击。所以,虽然杨南征的绝对速度不如黄宏生,却一击而中。因为他用的,就是武术,是直接


状态提示:第五十四章 让刘智所敬仰的存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