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社与县委会只隔着一条巷子,而供销社的大门与县委会的大门是相反向开着。即县委会面临的是一条大街叫红军路,而供销社面临的又是一条大街叫建设路。五十年代初县委会和供销社在此创建时还是一个整体的地方,随后各自打起了围墙,中间留了两条大街对通的五少来宽的巷子。供销社还把一栋位于县委院墙内的房子无偿地给了县委会。谁是谁的,供销社是党和人民的桥梁和纽带,都是**的。张道然很快从供销社回来,向在办公室等待着各路信息而作总协调处理的向主任作了回报。也许是他走得急促了些,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去了供销社,没…有…找到他…”向中堂忙拦住他的话说:“你坐下歇口气,喝口茶,慢点说,不要慌。”他按照向主任说的,端起自己桌上的茶杯喝了口,又缓了缓气,然后又去给向主任倒了杯茶递给他,这才坐下来,静了静说:“我找门卫问了彭康的房间,是在办公楼的楼梯间,挨着档案室。门卫说他这时肯定不在房里,我不放心,还是去了,并趴着门凭着摇窗看了,房里空空的,床上纹帐是开的,被子叠着。门卫还是不放心,又跑到背面的窗口去瞧,但窗玻璃被纸糊着,看不到房里。我还问了门卫是否有他的钥匙,说是刘主任让我来拿一本学习资料的。门卫说他手里没有,他很热情,又去找通讯员问,通讯员说只有他们供销社主任住房的钥匙,别的我什么也没有说。”他的汇报终于完了,够详细的。
向中堂听着听着,知道反正没有找到彭康,这条线索已断了,也没有心思记小张讲的那些过程。刘主任叫刘春梅,是县委委员,是妇联的主任,彭康是供销社的政工股长,可以说他俩是一对革命的红色夫妻。向中堂紧锁眉头,深深地思虑着:一向正人君子的李树光怎么能和一向循规蹈矩的刘春梅搞上那种苟且之事呢,说不相信吧,但有郭书记亲自给他看的彭康的那封信,而且从郭书记的嘴里听出,好象郭书记已经找刘春梅谈过,她并没有否认。人啊,就是这样难以捉摸!这个彭康啊,彭康,你为什么这么心胸狭隘,走上绝路呢,你何不推牌各奔前程,硬要白白搭上一条性命。你何必丢下一封遗书,害得众人不安宁呢。向中堂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彭康不会这么憨,拿生命开玩笑的,一定是丢下的烟雾弹,一走了之。他在心里祝福着,但愿如此!
一石激起千层浪。彭康去向不明,生死未卜在大县留给了人们猜测的疑案。李树光是否和刘春梅有fēng_liú韵事,对于无足挂齿的小人物张道然来说,确也关系盛大,系着个人的前程命运。他想到周国庆曾几次提到过他是李记现在出了问题,自己还能在这县委办公室呆得很长吗,呆得下去吗?谁又宁愿轻易放弃眼前已拥有的一切而下基层受苦受累呢。张道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机关呆长了会得一种机关病的,不如趁着年纪轻早早下去干一番事业。他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李书记和刘主任没有那种事,自己也要申请下基层的。他确信自己的命运还要靠自己来掌握,不能听天由命。他看准的事,认准的道儿是不会反悔的。
几天紧张的搜寻过去后,寻找彭康的蔽密行动只好无果而终。江边毫无蛛丝马迹一件遗物也没有;江中有翻滚的混浊的江水。他的亲友,他工作过的地方,还有他的老家、他插队劳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