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90章 夏侯淳来了
所向披靡,没多久,张辽就将城‘门’口的曹军清理一空。

步卒紧随其后,没费什么力气就接掌了此处城‘门’。

时间紧迫,自始至终,张辽都没来得及与陈到沟通一句。

不过,张辽分明看到,陈到的身影依旧冲在厮杀的最前方。

“这个陈到陈叔至!”

灌阳令张临最终还是逃窜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明明有了充足的防备,可为何城池还的丢了。

是因为陈到勇武过人?还是因为张辽的那一枪?

兴许,两者都有。

张临逃走之后,残存的曹军投降多半,灌阳城很快宣布易主。

一杆硕大的“汉”字大旗飘‘荡’在城头的最高处,除此之外,没有半分彰显身份的东西。

陈到将城防事宜全部托付给了张辽,而残存的青州军紧紧守在伏皇后身旁,不容有任何闪失。

攻下城池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伏皇后,孰轻孰重,陈到分得很清楚。

张辽没有斤斤计较,他取下铰链上的长枪,重新放下了城‘门’,除此之外,又根据现有的力量将城防重新布置了一番。

作为临时城防长官,张辽下达了一系列的军令:宵禁、换防、戒严。

宵禁是为了防止宵小之徒趁机哄抢财物,大肆破坏,换防为了彻底将灌阳城纳入掌控之中,至于戒严,这是为了严明军纪,不让军士扰民。

死去的那些军士,陈到让人帮忙收敛了起来,运输不便,完整的尸体是定然带不回去的,只有将尸体焚烧,才能让他们落叶归根。

战场厮杀,最困难的就是辨认尸体,如果不是熟悉的同僚,很难从面目全非的尸首中认清楚死者的来历。

幸好,青州军人人都有一块随身携带的梨木腰牌,上面刻着军士的姓名、职务、家籍,在这些木牌的帮助下,陈到麾下的军卒得以从‘乱’尸堆里分辨出来。

张辽见罢,很是好奇。

战场厮杀,伤亡在所难免,军卒们唯一担心的是死后无人问津。

如果能够一枚腰牌可以证明身份,显然是个极好的法子。

不知过了多久,张辽与陈到半途相遇,“那军牌着实是个好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陈到笑道:“不是别人,正是李贤李使君”。

张辽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又是李使君?”

“不错,军牌一出,军士上了战场便后顾无忧,即便不幸战死,也可以魂归故里”

张辽微微颌首,他在心中琢磨,以后若有机会,他也要引进这军牌制度。

不过,这时候,张辽问出了纠缠依旧的疑问:“追兵将至,难道你真打算孤军守城?双拳难敌四手的典故‘妇’孺皆知,我们好容易逃出生天,可不能陷在这里”。

陈到微微一笑,扯动了身上的伤口,他嘴里道:“放心吧,皇后都在这里,我绝不会拿她的生命开玩笑”。

这句话张辽倒是相信,只是,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疑‘惑’道:“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李使君不会对我们不闻不问的,只要我们固守待援,援军一定会找到这里”

搞了半天却是这个缘故,“难道你就不怕同僚见死不救?”

“不会,我青州军绝不会如此”

张辽没有反驳,只是问道:“我听说李贤正在天子身边,他会调派何人来援?”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总会有人来的”

“也罢,我便拭目以待”

“追兵应该会比援军来的更快”

“怕什么,咱们据城而守,谁奈我何?”

“我麾下兵马不多,这灌阳城便托费了张兄弟了”

张辽拍了拍陈到的肩膀,嘴里道:“放心吧,我会将这灌阳城变得固若金汤”。

“若是如此,我一定会在使君面前说明此事”

张辽不置可否。

灌阳城外十里处,亡命逃窜的张临迎头撞见一支军马,正是奉命围堵陈到的夏侯惇。

夏侯惇脾气暴躁,连续追了这么久,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他甚至忍不住怀疑,伏皇后是不是已经先行离开了?

若是皇后走了,那这番辛苦可就白搭了。

夏侯惇正琢磨着要想什么法子,忽而,有军卒来报,说灌阳令张临求见。

夏侯惇很是惊讶:“张临不在城中,到这里来干什么?”

就算张临得了消息,出城迎接,也不至于迎出十里开外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灌阳城丢了”

夏侯惇险些失控,他咆哮道:“你它娘的说什么?怎么会?张临呢?敌军是谁?”

“张临正在外头”

“让他快快滚进来”

“喏!”

没多久,张临屁滚‘尿’流狂奔而来,“将军,还请将军为我报仇雪恨呀”。

“喔?报什么仇,雪什么恨?”

“贼人杀我袍泽,夺我城池,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夏侯惇懒得反驳,只是问道:“贼人有多少兵马?”

“怕是在四五千上下吧”,扯起谎来,张临面不改‘色’。

夏侯惇微微颌首,道:“你且头前带路,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竟敢夺我城池”。

“还未请教将军名姓?”

“夏侯惇是也”

“啊,竟然是夏侯将军当面”

“怎么?你认识我?”

“实不相瞒,适才夺城的贼子便假借将军之名”

“嗯?竟有此事,真是岂有此理”

“千真万确,下官不敢妄言”


状态提示:第490章 夏侯淳来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